lin12321 发表于 2005-4-20 13:01

镜框式舞台面光灯位选择的研讨

面光灯位是舞台灯位系统中最重要的照明灯位,也是最难处理好的灯位。关于这方面的设计要求,在我国剧场建筑规范和有关文章中有所论述。本篇仅谈点我个人实践中的认识供参考。<br>
<br>面光是设置在舞台镜框外观众厅上部,由性能良好的长焦聚光灯组向舞台内投射的光位。它的主要照明任务是照明演员在舞台前区的表演,但也要兼顾面光上的追光以及面光替代台口顶光向后区布光的需要,因此面光的投射尽可能地向舞台深度发展。<br>
<br>面光位置的选择如果不考虑其它因素的附加条件,那么镜框外的观众厅顶部,观众厅楼座挑台前沿,以及楼座观众厅后部等处皆可设置面光。但要为表演前区的照明选择最佳投光位置却是十分复杂的难题,因为它需要考虑许多相关因素。诸如面光的投射角度、投射深度、射距以及灯位高度等几种主要功能因素。在满足面光功能的同时,还要考虑面光灯位与观众厅顶部建筑关系,建筑台口高度,楼座观众视线遮挡,以及建筑声学和观众厅空间装潢处理的完整……等相关因素的结合。<br>
<br>本题侧重研讨与面光定位有关的投射角度、深度、射距以及灯位高度等几方面的配合关系:<br>
<br>1. 角度<br>
<br>面光角度是对人物位于舞台前沿表演时能否获得良好的照明效果的重要因素。角度确定方法:面光灯具的光轴线到台口O点(此点定为镜框台口墙的中心线,因为它是固定不变,易于确认的线)与舞台地面的夹角为45°~50°,即OA、OB两条不同角度的光轴线。面光射角不宜大于50°或小于45°。大于50°演员活动到舞台前沿,由于脸部阴影增加使人物脸部光照减少而降低人物照明的亮度感。小于45°,虽然能提高人物照明的亮度感,而且易于向舞台深度投射。但人物或景物的背后投影随深度的变化相对增长。而且灯位离台口距离也相对增大,灯具射距更远。<br>
<br>如设第二道面光,其主要照明任务应是乐池升起作为伸出舞台时的表演照明,其投射角度应使面光灯具投射光轴到升降乐池前沿与伸出台面的夹角为45°~50°。<br>
<br>2. 深度<br>
<br>主要是指第一道面光的投射深度。<br>
<br>作为面光的主要任务是保证表演前区的良好照明,但也要考虑面光上的追光尽可能地争取向舞台深度照射,严格的要求应将追光照射深度设定在舞台后墙的地面(E点)。是否能射到E点,又取决于建筑台口、演出台口和面光高度三者关系的限定。剧场建筑设计时对演出实用高度的估计与限定常被忽视。应该在建筑台口高度确定后,同时考虑根据剧场规模和一般演出规律,确定演出台口允许下降的极限,这个极限便是台口最低高度。例如,建筑台口高9m,允许演出台口下降的最低高度为8m(F点),将EF连线延长交于OA线上A1点和OB线上B1点。A1 B1线就是演出台口8m高时的面光最高限位。再如,建筑台口高9m,允许演出台口下降最低高度为7m(G点),将EG连线延长交于OA线上A2点和OB线上B2点,A2 B2线就是演出台口7m高时的面光最高限位。<br>
<br>这里需要补充说明台口高、宽度的概念,应有“建筑台口”与“演出台口”两个概念。在剧场建筑设计时只有建筑台口的高与宽,但在实际使用时常在建筑台口以后,根据演出高、宽度的需要用台口檐侧幕或假台口吊桥与侧光架缩小台口高与宽,通称“演出台口”。演出台口的缩小对面光、外侧光向舞台内照射范围有一定影响。建筑设计时对面光、外侧光的选位,必须考虑到演出台口的可变因素。<br>
<br><br>3. 高度<br>
<br>指面光灯具至舞台地面的高度,也是面光灯选点的最低限位。一般设定面光灯具高于建筑台口1 m为最低限位。例如图中9 m高的建筑台口,面光灯的最低限位便是10 m高。那么在OA - OB范围内10 m高的C D线便是灯具选位的最低限位线。<br>
<br>4. 射距<br>
<br>在满足投射角度和投射深度前题下,为了争取面光投向舞台的照度,投射距离不应太远,一般要求从面光灯具发光点到台口O点的距离,最好控制在15 m以内的射距(最远射距不宜超过20m)──实际上演员在镜框内的表演还要远于此射距参数的距离。随着射距的加大,光照度的降低,对面光灯种的选择将会增加困难。<br>
<br>从以上对面光选位研讨的几个方面,对照附图,我们可以得出面光选择范围的基本概念和设计逻辑:<br>
<br>▲ 首先以台口O点为投射角度设定的基点。<br>
<br>▲ OA,OB两线夹角形成面光投射角度的控制范围。<br>
<br>▲ A1 B1和A2 B2是确定光线通过台口高度(F,G点)向舞台最深度(E点)投射的面光最高限位。<br>
<br>▲ CD线是面光灯具在高于建筑台口1m时的最低限位。<br>
<br>▲ A1 B1 CD菱形四边形便是台口F点高度时的面光选点范围。<br>
<br>A2 B2 CD菱形四边形便是台口G 点高度时的面光选点范围。<br>
<br>▲ 以台口O点为圆心,15m长为半径的弧M1N1以内为照明效果的最佳选点范围。20m长为半径的弧M2N2以内为允许选点范围。<br>
<br>
<br>
<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rc="leadbbsfile/fileType/jpg.gif"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此主题相关图片<br>
<IMG onmouseover="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style="CURSOR: hand" onclick=javascript:window.open(this.src); src="leadbbsfile/upload/2005/04/20/130141.jpg" onload="javascript:if(this.width>520)this.width=520;" align=absmiddle border=0><br>
<br>
以上作图,对横跨观众厅两侧的面光桥应是平行于建筑台口,高度是一个水平标高的理想设计方案。但有些剧场设计由于观众厅顶棚结构与装饰整体处理,面光也有呈弧形,中间距台口远,两边距台口近。有的剧场也可能出现非传统式的面光设计。但不论什么形式,面光灯位的处理对照明功能思考应居于首位。<br>

liuchuang 发表于 2011-5-2 14:04

可否再详实一些的介绍一下剧场灯光关于灯光号位的预留原则呐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镜框式舞台面光灯位选择的研讨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