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rk518 发表于 2005-4-26 21:53

粉红噪声:测试声场频率的标准信号源(转载)

谢勇是中国著名音响师,也是录音师协会会员。他认为在现代的音响技术条件下,对声场频率特性的测试,不宜采用那些费时费工也不可能准确的测量方法,应该采用专业的仪器利用粉红噪声而不是正弦波来进行调试。很有独到见解。<br>
关于粉红噪声<br>
什么是粉红噪声?它到底有何用?与正弦波纯音信号到底有何区别?<br>
粉红噪声。既然是噪声就绝对不是单纯的纯音,它是一种频率覆盖范围很宽的声音。低频能下降到接近0Hz(不包括0Hz)高频端能上到二十几千赫,而且它在等比例带宽内的能量是相等的(误差只不过0.1dB左右)。比如用1/3oct带通滤波器去计算分析,我们会发现,它的每个频带的电平值都是相等的(2/3oct、1/6oct、1/12oct也是一样),这就是为什么在测试声场频率特性中要用粉红噪声作为标准信号源的原因。试想一下,把每个频带能量都相等的标准信号源扩到待测声场中。再用话筒把声场中的声音记录卜来和原来的标准信号一比较,不就知道声场的频率特性了吗?接着在串着的均衡器小把声场的缺阳调下即可。工程中RTA实时频谱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就是如此。<br>
另外。日常工程测试小提到的改变频率125Hz、250Hz、500Hz……等,都是指以上向这些频率为中心频率的频带,而绝不是拉括某个频点。频带是由无数个频点组成的。达一点如果弄错,其结果可想而知。人家知道500Hz的纯音听起来就像是拿起电话还未拨号之前的那个声音。而以500Hz为小心的粉红噪声听起来就像是刮风声。从FFT傅立叶分析仪上看,它们各自的频谱特性纯音信号电平值很稳定,图形就像是一个峰尖;而粉红噪声的谱线是像波浪一样不断跳动的,电平值也是在一定范围内不停变化着的(正是因为它在不停的变化,所以专业RAT测试中为了得到准确具体的数据、必须采用平均响应显示或慢响应显示,如下图所示。<br>
另外在工程测试中,如果没有RTA自动频谱分析仪,我们要想得到每一个频段的电平数据,还必须要加入带通滤波器。滤波器的很多数据都是可调的,比如带宽、增益、衰减范围、FFT宙函数类型、窗函数尺寸等等。如果我们的均衡器是31段的话,那么就可选用1/3倍频程滤波器。<br>
关于Cool Edit Pro<br>
软件——Cool Edit Pro。<br>
它具备脉冲信号、粉红噪声信号、白噪声信号、纯音信号发生功能。另外具备很专业的各种类型滤波器,这一点很宝贵,前面提到滤波器的各种参数它都具备,当然可调参数比这还要更多。<br>
正常运行此软件只需一台32M内存的奔腾100即可,但要准确稳定高效地进行测量则必须使用P II 266,64M内存(赛扬CPU也可以)。因为我们在测试中要同时运行两个Cool Edit Pro程序界面,第一个用于生成并播放粉红噪声信号,第二个用于拾取声场中的粉红噪声。所以系统内存越大越稳定。同时,高质量的声卡也是必备的,因为好的声卡的A/D、D/A转换比特率是很高的,失真度也极低。笔者的配置是CPU:P III 800EB,内存128M;声卡:创新SB Live!数码版。<br>
我们如何进行系统的连接呢?<br>
我们把高品质无方向性的电容话筒放入待测声场中一个适当的待测点上。离地面1.5米左右。另一端插入调音台、打开幻象电源。此话筒通路的均衡器旁路,同时把这一路的辅助输出(最好是前置PRE)发送到声传的线路输入。把电脑声卡的线路输出接入调音台的线路输入。旁路调音台此路的均衡。接下来打开所行设备,31段均衡器、反馈抑制器和激励器旁路、其他设备处于正常匹配工作状态。<br>
打开Cool Edit Pro,点击图标弹出文件格式对话框。选44.1kHz,16bit,声道模式(由于生成的立体声信号两个卢道并不完全一样,再加上我们是两个声道先后进行测试,所以选单声模式),点OK。又弹出噪声对话框,选PINK(粉红噪声)单声道,其他默认。点OK。再打开Cool Bdit Pro一遍,点击新建图标,文件格式同上。让两个图形界面纵向平铺,如下图所示。<br>
双击任务栏上的小喇叭图标,在弹出的“播放控制台”中让“线路输入”这一项处于静音状态、否则将影响测试,且系统内部易发生自激。接着点击控制台中的“选项”菜单、选属性中的录音选项,点确定。在弹出的录音控制台中关闭其他音量滑杆,把线路输入的滑杆推到最大。<br>
让左边的窗口进行放音,调整接声卡输出的此路增益到最大不过载位置,同时注意声场中的声压级不要太大,以免损伤音箱。声压级大于背景噪声35dB即可。此时调整话筒通路增益到适当位置,调好后再调整发送到声卡输入端的辅助输出电平、单击右边窗口的图标并观察线路输入电平,最好在-6dB~0dB以内。<br>
下面正式开始录音。点击左边窗口的 图标,让其处于循环放音状态,再点击右边窗口的录音键,系统开始一边放音一边录音。我们让其录音30秒,然后停止录放音。此时右边窗口里,我们便得到了声场的粉红噪声信号数据。<br>
我们来对此记录的粉红噪声信号进行滤波分析,就知道哪一频率的具体吸收情况,从而可以以此来调节均衡器。点击右边窗口里的图标 ,弹出科学型滤波器窗口。点Butterworth选项卡,选Band Pass带通型,如下图。<br>
由于我们的均衡器是31段的,则必须以1/3倍频程衰减特性进行滤波。在此以100Hz中心频率为例:它的带宽是89.1Hz~112Hz(于1/3倍频程滤波器中每个频带的带宽的具体数据在《音响技术》1999年增刊中有详细说明)。那么对照图中我们在Cutoff中填89.1,在Hight Cutoff中填112。在Order(滤波器的斜率当然越陡峭越好)中填最大40。选中Extended Range(滤波器的衰减范围)前的复选框,Master Gain为0。然后我们把这一数据作为一个预值保存起来,在Prester中点Add,弹出的对话框中为其取名为100Hz,点OK。同样地,把其他30个频点也如此填入带宽值并保存在Prester中,取上相应的频率名,如下图所示。<br>
现在,我们在如图所示31个预设值选中一项,点OK。则粉红噪声被选中的预设值滤波出来了。再点工具栏中图标,开放计算,其计算结果包括很多项,我信只选Average RMS Power(平均功率)的数据,如下图。<br>
记下这一数据。然后关闭此窗口。<br>
点击撤消图标,撤消刚才的操作,则又恢复到我们刚开始所录的原始素材界面下。继续点击Presets中其他预设值,再进行滤波并计算其电平值,记下此数据,再撤消……依此类推把其他所有的频带的电平都统计下来,则待测声场的频率特性就出来了。接下来的工作就简单了:针对刚才的31个频段的统计数据把均衡器调好就行了。<br>
其实还有一种测试方法,就是在左边的窗口里打开滤波器窗口,选取预先设置好的那31个频带从低频到高频依次进行预览播放,同时右窗口进行录音。这样我们对所录的信号从低频到高频选取相应频段计算各自电平,也可以达到同样的测量结果。注意每个频带的记录时间最好保持一样长,比如30秒。如果不一样,也没有关系,只要时间长度相差不是太远。其误差很小,一般在0.1~0.2dB左右。另外,右边窗门可以连续的记录左边31个预览信号,也可以建立31个文件分别记录都可以。<br>
均衡器调好一个声道后,再调另一个。两个声道都调好后,再参照话筒的频响曲线,找出话筒频口向的峰和谷,在均衡器上作适当提升和衰减。比如:话筒在500Hz处有一峰,则在均衡器上此点应作适当提升。这一点也不能忽略。<br>
最后调整反馈抑制器和激励器。<br>
至此,两种方法都介绍完了,笔者曾经用RTA实时分析仪检验过此方法,结果几乎一样。由此可以证明完全可以在没有专业测量仪器的情况下运用此方法来测量声场频率特性。<br>
<br>
中低频驻波不可怕<br>
<br>
<br>
中低频驻波可怕吗?事实上每一个房间都有驻波产生,只是频率分布得不一样而已,越大的空间产生驻波的机会越低,影响也就越小。那么怎样才知道房间的驻波频率呢?魏珏经验是:以房间最长边的队离去除声波每秒钟行进的速度340公尺就可以了。例如房间长了5米340/5=68,以半波计算。在32Hz处就会有一个比较大的突起。而且驻波不是只有单一频率,32H2的倍数像60Hz、128Hz等也都有较弱的驻波。还个仅如此,一个密闭空间有三组相对的墙面,所以会有三组个同的驻波产生。即使一对在无响室中频率口向应测量起来是±0dB的超级音箱、放到普通空间里面,频谱分析仪看起来低频段仍然是高高低低、主要原因也就在这里。<br>
只要巧妙处理或运用低频驻波,他们并不是想象中那么可怕。魏珏告诉我们,他曾经听过一对美国Legacy的越小型音箱,在30多平方米的空间内固然可以体会出它有超过体积的低频延伸,不过相对也付出大功率放大器的代价。后来同样一对小台箱在另一展示间里,竟然一下“长大”了,鼓声低沉有劲,低音提琴拉起来让人麻酥酥的,而用的放大器反而功率更小。听过的人都不相信小音箱,可以有这样的声音,甚至怀疑是不是偷偷接了超低音音箱。魏珏的推测是空间帮了大忙,适量的中、低频驻波使得音乐更为浓郁厚重了。<br>
可惜不是每个人都这么幸运,空间小产生的驻波频率不一定是你所需要的。当驻波能量集中在100Hz左右时,鼓点与随后的鼓声共鸣会太过膨胀,甚至糊在一起只有轰的一声。同时有贝斯与鼓声出现时,两者也容易混在一起而无法有清晰的旋律线。这时候人声通常也带着一些鼻音,好象感冒没吃药似的,根本谈不上透明度与细节。万—这个驻波能量太强。音响根本就无法开大声听,否则只怕窗子、柜子都会跟着一起震动。在普通的居家空间里,最常出现的恼人驻波大约是50Hz左右,找一张测试片来试试就知道了,通常在这附近正弦波信号会震得满属于子嘎嘎响。要避免的最好方法当然是设计专用音响空间,例如按1:1.25:1.6与1:1.6:2.5的黄金比例兴建音响室,IEC国际电工委员会也是这么建议的,不过一般人根本不可能圆梦。所以就别提了。你也以从选择大小合适的音箱着手,避免贪心过头,别想在1O多平方米大的空间里硬要挤进超低音。另外就是得用一些道具来克服。<br>
以个人的经验来说,对付中低频驻波,扩散要比吸收来得有效。在专业录音室、小型演奏厅里,他们对付驻波另有一套方法。也就是量身建造的低频空箱。这种空箱的制造有一套公式可以计算,材料以MDF板为主.里面再塞进坡璃纤维棉。它的主要作用是吸收某一特定范围频率,当声波进入空箱后会因能量转换作用被衰减、吸收。需要计算的理由则是每个空间的条件都不问,需要衰减的频率与能量多少也不一样,所以这种东西无法大量生产。录音室的控制间里顶多不过18平方米大,却能完整而平直的听到20Hz极低频,主要秘诀就在这里。<br>
那么家中也如法炮制不就行了?不行。市面上的吸音材料如防火的Sonex,最厚的一种吸收频率不过到500Hz左右,滥用这种吸音材料,说不定低频驻波没解决,反而连宝贵的中频通通牺牲掉了。在水泥墙上另外加上木材隔板是个方法,不过一则工程较浩大,二来你无法确知会吸收掉什么频率(绝少有单一频率的吸收材料)。制造大曲面的圆弧也是方式之一。不过要改变100Hz的声波路径,所需要的曲面是1.7米,你的房间能做几个?比较实用的方式是在房间的角落摆一些空箱、木柜,或者摆一些质量大的物体,像是装满书的盒子、实木做的椅子等。这些道具都具有吸收,或者打散驻波的效用,但是着力点是在哪一个频率,影响的程度有多少。都必须你自己试过才知道。以坚固材料制做的木柜相当好用,它可以说就是录音室里低频空箱的翻版。不论里面用来关空气或放置唱片,都蛮理想的。要注意的是木柜需要一个个搬进去尝试。大而无当会有副作用。另外,摆几个大型沙发也有部份效果。<br>
你大概发现到了,上面所说的几个方法都有不确定因素,有些人使用后发现改善明显,有些人可能却无动于衷。不确定的因素包括了房间大小、使用器材、环境结构等坐数,谁也无法提供你任何答案。反而是处理中高频会比较简单一些。市面上以保丽龙制造的扩散板或各种PRG都很有用。希望兼顾美观的人,则可以在音箱后面,侧墙第一次反射区附近摆设人造盆景,最好是选用叶子比较宽大的假树,高度与人齐就可以了。有没有比较科学化。有数据可参考的道具供选购呢?市面上的保丽龙扩散板只对中高频有效,而无论进口或国产制造的木板RPG,也都是以1000Hz为基准设计出来的。他们对低频通通没办法。<br>
当一部大卡车载来四个扩散板时,可真是把人吓一大跳!这么大的东西怎么摆?低频用的扩散板有多大呢?高约120cm,长宽各为60cm,全部使用MDF板钉制,必须要两名壮汉才能抬得起来。不过既然借来了,只好硬头皮请进家里。这扩散板是根据德国哥登堡数学教授Manfred Richard Schroeder所提出的二次余数声音扩散理论制作的,不过计算方式改成1/4波长,否则一个100Hz的扩散板做起长宽都会超过1米,更没有人摆得下了。以制作品质来说,这次MDF板喷上黑色平光漆的外观,已经比第一次见到的贴木皮成品要进步许多。<br>
走进魏珏的家,他的大聆听室约有40平方米,天花板与音箱后墙、两侧墙都使用了一些PRG扩散板处理,聆听位置后面则是一壁毯,另外还有沙发、木柜、地毯等摆设。原来在125Hz左右有一个凹陷、加上两个超低音后以频谱分析仪调整,200Hz以下大致都能保持±2dB以内的理想状态。这四个巨无霸,当然只有这么大的空间摆起来才不会有咄咄逼人的压迫感。魏珏把它们分置在房间的四个角落。希望对低频的分辨率有更进一步的提高。过去我们在墙角处以圆弧或斜板处理、通常都能对中高频产生效用、摆放Room Trop或Roon Tune也都是针对中高频进行吸收使其不至有过度密集的能量。它们对低频都束手无策。尽管如此,使用这些方法后对音场后排的扩展与清晰度已经有明显的帮助。要是扩散板能连低频一并对付,岂不妙哉!<br>
据魏珏说,总共一个多月的时间里,他前后挪移、左右晃动、进行了前所未有的体力劳动。由于扩散板实在太大了,常常换个位置连器材都要跟着搬家,而这些后级放大器动不动五、六十公斤以上,幸好天气还算凉爽,要不然一定中暑。在他的聆听室内,扩散板并没有带来惊天动地的改变,应该说是原来这个空间中就没有什么严重的低频驻波,所以无法让它发挥实力。不过仔细比较,仍然会发现,从中频以下的声音整个轻松起来了,Dorian的圣桑“管风琴”交响曲依然极低频造成的空气波动,但能量平均扩散开了;RR的“Beachcomber”大鼓打下去同样会摇动地板,但令人作呕的刺激感减少了;Telarc的“星舰历险记”特殊效果声势吓人。但汹涌的震波比较不会让内脏六腑翻滚了。<br>
不久,魏珏又想到这些扩散板放任小房间中效果可能会更显著,于是又动手移到18平方米左右的聆听室中。这里两边侧墙摆满了唱片,也刻意制造出凹凸不平的扩散面、聆听位置后面又是一墙壁的书。至于音箱后面是加了窗帘的落地窗。经过大量的扩散处理后。中高频相当平顺灵活、但50Hz以下仍有一些起伏较大的低频驻波。好不容易把四个低频扩散器“塞”到四个墙角,视觉上的压力增加不少,这是有兴趣购买者必须要特别考虑的。<br>
果然,低频扩散器在这里发挥了作用,MartinLogan The Aerius静电喇叭经由Conrad—Johnson前后级挤出来的低频结实有力,控制力紧密而透明感绝佳。不过在这个空间里电贝斯最下段容易出现一个低频峰值,听一些国语歌曲也容易有轰轰的不舒服声音。经过扩散处理后,低频峰值不见了,轰轰的感觉也没有了,这对静电喇叭终于可以在这里高声歌唱,发出非常自然通透的音响。要注意的是低频量感并非减少,而是平均扩散开来,当音量开大时没有特别聚集的能量,听感上就舒适许多。<br>
越小的房间,就越能体会到房间好象不见了!虽然低频扩散器相当有效,但因体积庞大的关系,魏珏提出了善意的忠告:在这里要叮嘱各位发烧友先量量看自己的空间,不要买回家才吓一跳。<br>
<br>
视听技术常用名词解释<br>
<br>
<br>
?小型快速闪存卡〔compact flash)<br>
由美国SanDisc公司开发的一种1英半见方的小型快速闪存卡,主要供数字相机和MP3播放机以及个人数字助理(PDA)装用。有各种不问的存贮容量(MB)。<br>
?顺性(compliance)<br>
在唱头中,用于表示针臂的劲度。具体地讲,顺性使是在加以10—6达因的力时,针臂移动的距离。通常用Icm的百万分之几来表示。凡是高于20的便是高顺性,而只要低于10的便是低顺性。<br>
?分量视频(component video)<br>
视频信号可分成3个部分:1个亮度信号和另外2个色度信号。技术上用Y、B-Y、R-Y表示。分量视频是一种连接视频信号的极好方式,但目前尚未能获得广泛的应用。在优质的DVD播放机上已设置得有分景视频输出,又叫色差输出。当将分量视频输出跟备有分量视频输入端的视频监视器连接时、图像的画质将会有明显的提高。<br>
?复合视频(composite video)<br>
指将亮度(亮度或黑白)信息和色度信息合在单一的信号中的那种视频信号。复合视频的输入和输出用的是RCA插座。<br>
?压缩(compression)<br>
指音响器材中声波的空气密度大于通常的标准大气压时的情况。当低音发音单元的锥盆向前移动时,便会产生这种压缩。一次压缩和一次疏松便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声波。<br>
?锥盆(cone)<br>
指扬声器中用于前后移动而发声的纸盆、塑料盆或金属盆(振膜)。<br>
?拥挤(congested)<br>
指声音的过于密集而让乐器的声像变得不再易于明确分辨的那种情况。<br>
?接点清洁剂(Contact cleaner)<br>
指用于消除音频插头和插座上的氧化物和污物的一类清洁液体。<br>
?对比度(contrast ratio)<br>
指图像上最大亮度和最低亮度之间的比值。<br>
?控制器件(control component)<br>
音响系统中的前量放大器便是一种用来进行控制的器材。因为前置放大器要负责调整音量和确定需选听什么音源。<br>
?轻快(crisp)<br>
指高音干脆明快。<br>
?认真聆听(critical listening)<br>
指通过认真的聆听和分析而专门去挑音响器材在重放音乐时的毛病,从而对音响器材的重放音质进行评介的一种技巧。<br>
?分频网络(crossover network)<br>
指用于将音频频谱分割为2个或更多个部分的电路。分频网络多半装于音箱中。另外,在有些A/V功放拉收机和A/V前置放大器内也装有分频网络。<br>
?分频频率(crossover frequency)<br>
也称分频点,指音频频谱被分割的频率。分频频率为80Hz的超低音音箱会将加到音箱来的信号中的那些高于80Hz的信号给滤掉,而信号中那些低于80Hz的信号则会用去推动音箱中的低音单元。<br>
?分频网络的斜率(crossover slop)<br>
描述分频滤波器衰减特性的陡峭度。用xdB/倍频程表示。例如,装以分频颁率为80Hz而斜率为6dB/倍频程的超低音音箱,虽然仍然有音频率为160Hz(80Hz的倍频程)的分频信号加到超低音音箱。但160Hz的音频信号的幅度已衰减了6dB,而斜率为12dB/倍频程的分频网络虽然也能让160Hz的音频信号加到超低音音箱,但其幅度则已衰减了12dB。大多数的分频网络的斜率皆为12dB/倍频程、18dB/倍频程和24dB/倍频程。分频网络的斜率也还用“一阶”(6dB/倍频程)、“二阶”(12dB/倍频程)、“三阶”(18dB/倍频程)以及“四阶”(24dB/倍频程)来表示。斜率很陡峭时(如24dB/倍频程),对音频频谱的划分也更为陡直,因而的两个频带的重叠便会更少一些。<br>
?阴极射线管(CRT)<br>
指一种电真空器件,当电子轰击到涂有荧光粉的荧屏上时,阴极射线管便会发光,从而构成叫图像的(画面)。直观式电视机装用的均为大屏幕的CRT管,而有些前投式投影电视则装有3支小型的CRT管。<br>
?电流(current)<br>
指电子在导体内的流动。例如,功率放大器便会促使电流在音箱线和扬声器的音圈中流过,从而让扬声器的锥盆作前后的移动。<br>
?数字音频广播(DAB)<br>
数字音频广播(Digital Audio Broadcasting)为利用COFDM方式通过闭路电视放置、卫星天线或直接向空中播送调幅(AM)成调频(FM))广播的一种新型广播制式,可播送文字、图片和声音。DAB播送音乐的音质极好,并另有一些优点。英国BBC电台早在1995年底便开始正式播送。我国近年来也先后在广东、北京等地开始试播。DAB需用专门的接收机收听。<br>
?电流/电压变换器(current-to-voltage converter)<br>
指紧接着装在数字/模拟(D/A)变换器芯片后边的电路。I/V变换器是用来将DAC变换器输出的脉动电流变换为电压的。<br>
?阻尼因数(damping-factor)<br>
也称阻尼系数。表示功率放大器控制低音发音单元锥盆移动的能力的数字。同功率放大器的输出阻抗有关。<br>
?数字音频磁带(DAT)<br>
数字音频磁带(Digital Audio Tape)为一种可存贮2小时16bit/44,lkHz或48kHz数字音频的小型磁带。<br>
?数据压缩(data reduction)<br>
指设法减少存贮音乐所需要的数据量的一种技术。日本索尼公司在其MD磁光盘机中便采用了ATRAC压缩编码技术,而荷兰飞利浦公司司则在其开发的DCC数字盒式磁带录音机中采用了类似的PASC(精确自适应子带编码)技术。此两种方法皆采用数据压缩的方法来设法去掉那些人耳所听不别的数据。另外,MP3也采取了相应的的数据据压缩技术。<br>
?分贝(decibel)<br>
分贝(dB)为表示相对功率或幅度电平的标准单位。用dB表示。<br>
?满刻度分贝值dBFS(dB Full Scale)<br>
指数字音响中以满刻度为基准的分贝值。满刻度可保证数字录音有最大的录音电平,所有的数字电平皆用dBFS表示。低于满刻度20dB的信号便是-20dBFS。<br>
?dBSPL(dB Sound Pressure level)<br>
* 指用分贝测量的响度(声压电平),以听阈(0dBSPL)为基准。<br>
?分贝瓦(dBW)(dB Watt)<br>
指以1W的输出功率为基准时,用分贝来测量的功率放大器的功率值。<br>
?直流(DC)<br>
指电子流动平稳而没有起伏波动的那种恒定的电流。与之相反的便是交流(AC)。<br>
?DCC(Digital Compact Cassette)<br>
由荷兰飞利浦公司开发的一种家庭用数字盒式磁带录音机,音质听起来已与CD的接近,原是准备用来取代模拟式录音机的。但推出后并未受到人们的欢迎,现已逐渐在市场上消失。<br>
?DDD<br>
指CD唱片的录音(D)、编辑(D)、和母带制作(D)皆系采用数字处理的方式。<br>
?去加重(de-emphasis)<br>
指为了提高信号/噪声(S/N)比,CD唱片于录音时曾有意提升些高音(预加重),而在重放时,则对高音再作些衰减(去加重)。<br>
?细腻(delicate)<br>
指在没有峰值的情况下.高频可延伸到15甚至20kHz。

lark518 发表于 2005-4-26 21:55

re:呵呵!不知道此勇哥是不是彼勇哥?

呵呵!不知道此勇哥是不是彼勇哥?

xycad 发表于 2005-4-30 11:12

re:前面的文章是我在2001年的《音响技术》...

前面的文章是我在2001年的《音响技术》杂志发表的文章,但后面的那个“中低频驻波不可怕”之后的就不是了。呵呵。<br>
另:“他认为在现代的音响技术条件下,对声场频率特性的测试,不宜采用那些费时费工也不可能准确的测量方法,应该采用专业的仪器利用粉红噪声而不是正弦波来进行调试。”我没有说过这句话的哦。但这句话是没错的。<br>
我那篇文章其实是在向大家剖析RTA实时分析仪的原理而已。现在这类的软件比比皆是,大可不必那么做啦。

xycad 发表于 2005-5-4 00:25

re:另外:“中国著名”音响师,我可不敢当!只...

另外:“中国著名”音响师,我可不敢当!只不过无名小卒一个,自觉得还有很多地方需要修炼。千万不要拿我开涮啊。

喇叭 发表于 2005-5-4 10:56

re:勇哥厚道、谦虚!

勇哥厚道、谦虚!

lark518 发表于 2005-5-4 11:04

re:呵呵勇哥真是你写的!崇拜ing!

呵呵勇哥真是你写的!崇拜ing!

xycad 发表于 2005-5-4 21:33

re:可别这样,我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向大家学习呢...

可别这样,我还有许多东西需要向大家学习呢。以后有若是有难,大家也要助我一臂之力啊。

lark518 发表于 2005-5-6 20:49

re:没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共度难关!

没问题!大家群策群力共度难关!

jameswei 发表于 2005-5-9 00:47

re:勇哥厚道、谦虚!

勇哥厚道、谦虚! <br>
<br>

rhh658 发表于 2013-1-6 22:54

谢谢评论,值得学习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粉红噪声:测试声场频率的标准信号源(转载)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