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鹰浪子 发表于 2005-5-6 12:26

音响制作技术规范

声场设计 <br>一个声场的基本设计应包括隔声处理,现场噪声的降低,建筑结构的合理要求,声均匀度的实现,声颤动、聚焦、共振、反馈等问题的解决,室内混响的正确计算<br>
<br>建声原则<br>
<br>混响合理, 声音扩散性好,没有声聚焦、没有可闻的振动噪声、没有死声点 <br>
室内装修注意事项<br>
<br>色调不能导致会议或演出时太昏暗<br>
<br>避免扩声区域内出现中空较大或支撑较差的腔体结构<br>
<br>避免大面积玻璃窗,不要将石稿天花板直接安装在铝合金槽里<br>
<br>室内声学特性的基本要求 <br>
<br>具有合适的响度: 响度<br>
<br>礼堂(以语言为主) 大于 85dB<br>
<br>歌厅(音乐厅) 大于103dB<br>
<br>迪厅 大于110dB<br>
<br>会议室 大于80dB <br>
<br>声能分布均匀:<br>
<br>在观众席的各个座位上听到的声音响度应比较均匀。通过音质设计,应该能使观众席各个区域的声压级差别不太大,室内声场不均匀度应控制在高低约3dB之内 <br>
<br>满足信噪比要求:<br>
<br>噪声对人们的正常听觉产生干扰和掩蔽作用。不同用途的室内听音环境,其充许的噪声级不尽相同,通常在室内最小声压级的位置上,信噪比应该大于30dB <br>
<br>保证室内各处频率响应均衡:<br>
<br>室内音响系统应保证各处频率响应均衡,要求125--4000HZ内起伏为6--10dB,100--8000HZ内起伏为10--15dB。如果室内存在声聚焦、死声点、驻波、声共振等声学缺陷,就会破坏频率均衡 <br>
<br>厅堂的建声合理比例 选择合适的自然混响时间 <br>
<br>L(长) W(宽) H(高) 礼堂(以语言为主) 1.2-1.5S <br>
<br>3.10 1.30 1.00 音乐厅 1.8-2.4S <br>
<br>3.90 2.70 1.00 中小歌厅 0.7-1.2S <br>
<br>
  会议室 0.5-0.8S <br>
<br>混响时间的计算公式<br>
<br>a平均---室内的平均吸声系数<br>
<br>S ---声场的内部总面积<br>
<br>M ---声能衰减系数 (0.0015)<br>
<br>T ---声场混响时间<br>
<br>V ---声场的内容积<br>
<br>S1---Sn ---声场的内表面积 <br>
<br>方案设计时参考的有关标准<br>
<br>IEC914—会议系统———电子及音频设备标准 <br>
<br>音频会议扩声及视频显示系统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行业标准<br>
<br>GYJ25-86《厅堂扩声系统的声学特性指标要求》<br>
<br>CBJ232-82《中国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br>
<br>SJ2112 《厅堂扩声系统设备互联的优选电气配接值》<br>
<br>JGB/T16-9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br>
<br>CB7401《图象质量主观评价度规定》<br>
<br>CB7401《图象质量主观评价度规定》<br>

a143004 发表于 2009-9-19 22:33

ed2k://|file|[éŸ&sup3;é&cent;‘&aelig;&micro;‹é‡&aelig;‰‹&aring;†Œ].Audio.Measurement.Handbook.pdf|74506096|6b53a66ef93c315bea738dc1cccc7295|h=J6GNZU7AWAAORJDHDC5STV322E5XUCXJ|/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音响制作技术规范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