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iaotuzi 发表于 2005-5-25 14:05

电声产品音质主现评价应满足的条件

采用“标准”的节目源<br>
评价音质时采用不同的节目源会对评价结果产生很大影响,因此音质评价用的节目源不仅要系统全面,包括不同体裁和风格的音乐及语音,而且应该有严格的录音、制作要求。为了制定统一的评价所用节目源的标准样件,早在1987年我国电子部电声研究所,向国家标准局提出并由国家技术监督局组织专家组编审“电声产品音质主观评价用节目源编辑制作规范”标准文本并制作出节目带,且于1996年首次出版《电声产品声音质量主观评价用节目源》国家标准CD版。<br>
采用当前高性能的系统设备<br>
对某一电声产品进行听音评价时,必须由该电声产品和其他的一些电声设备组成声音播放或拾取系统后才能进行。由于电声设备发展较快,不同的电声设备除了客观指标有明显差异外,其本身也有其固有的“音色”。所以目前没有所谓的“标准电声设备”,这就要求在主观听音评价时尽可能选择当前最优秀的设备,以减少其给主观评价引人额外的影响因素。现在世界上有不少厂家推出的某些顶级的“参考级”产品如参考级功率放大器,虽然不能说这些产品已达到理想水平,但它们优良的性能,足以作为标准设备使用。现列出几种常用的电声设备及其技术指标要求:<br>
1. CD激光唱机<br>
目前CD激光唱机的电声指标都比较高,而且各种品牌产品之间的音质差异较小,与早期的盘式模拟录音机相比,CD激光唱机是目前比较理想的放声设备。<br>
2.功率放大器<br>
输入电平为OdBu(最大输入电平20dBu)。频响为20Hz~20000Hz士0.5dB。总谐波失真度小于<br>
0.3%(额定功率输出)。信噪比80dB以上。<br>
3.监听扬声器的声学特性<br>
频响30Hz~16kHz士3dB。灵敏度93dB。非线性失真小于2.5%。指向性(水平X垂直)60度X<br>
30度(16kHz 6dB),用于立体声重放时,两个扬声器的声学特性应基本一致和对称。<br>
4.声级计<br>
频响 20Hz-v20kHz。最大量程140dB。最小量程30dB。具体A,B,C计权。<br>
<br>
另外,若对于不同的电声产品进行比较视听时,应采用相同的系统和设备,以使评价得到一致的结果。<br>
满足听音室的声学要求<br>
听音环境对音质的影响不容置疑,由于不同的听音房间的结构、形状、体积及内部表面吸声处理方法不同,从而使房间的声学参数不同。这样,同一电声产品在不同的房间进行听音评价会得出不同的结论。所以,对于听音评价所用的听音房间应规范一定的声学条件,以减少听音房间对评价结果的影响。<br>
<br>
推荐的听音房间的声学参数要求为:<br>
1.房间比例<br>
最佳比例1.9:1.4:1.0(长、宽、高尺寸)。<br>
2.房间体积<br>
90-150m3<br>
3.混响时间<br>
T60在0.25~0.4s之间(100 Hz以上)。<br>
4。噪声标准<br>
应在噪声评价曲线N12~15和N12~25之间。<br>
<br>
另外,听音室应有合适的温度、湿度、光线,防止这些因素影响试听人员的情绪。<br>
规范主观评价术语<br>
音质评价术语是指有确定含义的描述音质特征和综合印象的评价用语。是听音者评价声音质量时依据其感受,形象地描述对声音主观印象的形容词。它是试听者对电声产品音质评判的最终表达。由于不同国家、不同职业的人所用的评价术语不尽相同,虽然都是对声音属性的描述。但是,在对电声产品进行音质主观评价时应采用规定的术语进行。<br>
<br>
┌───────────────┐<br>
│ 表现术语│<br>
├───────────────┤<br>
│(1)响度大 (2)响度小│<br>
├───────────────┤<br>
│(3)响了 (4)未响 │<br>
├───────────────┤<br>
│(5)坚实有力(6)无力 │<br>
├───────────────┤<br>
│(7)低音舒展 (8)低音堵塞 │<br>
├───────────────┤<br>
│(9)高音舒展(10)高音堵塞 │<br>
├───────────────┤<br>
│(11)(干瘪)单薄(12)丰满 │<br>
├───────────────┤<br>
│(13)(抱团)融合(14)散 │<br>
├───────────────┤<br>
│(15)高(16)低 │<br>
├───────────────┤<br>
│(17)尖(锋利)(18)柔和 │<br>
├───────────────┤<br>
│(19)明亮(20)灰暗 │<br>
├───────────────┤<br>
│(21)硬(坚)(22)柔软 │<br>
├───────────────┤<br>
│(23)(调子高低)明晰(24)模糊│<br>
├───────────────┤<br>
│(25)层次清楚(26)层次不清 │<br>
├───────────────┤<br>
│(27)清晰(28)不清晰 │<br>
├───────────────┤<br>
│(29)清彻(30)浑浊 │<br>
├───────────────┤<br>
│(31)平滑(32)粗糙 │<br>
├───────────────┤<br>
│(33)愉快(34)不愉快 │<br>
├───────────────┤<br>
│(35)自然(36)呆板(不自然) │<br>
├───────────────┤<br>
│(37)润泽(流畅)(38)干涩 │我国采用的评价术语,是经过长时间声学和音乐家商讨并试用后确定的。我国在声音质量主观评价时,大多数采用以下用语:清晰--模糊,浑浊;平衡--不平衡;丰满--单薄,干瘪;圆润--粗糙;明亮--灰暗;柔和--尖硬;真实--假;立体效果;总体音质效果等。<br>
对音质评定人员的要求<br>
由于音质评价具有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听音者的职业、生理、情绪和文化修养方面的个体差异直接影响音质的评价结果。因此在对电声产品进行音质主观评价时,试听组成员的选择非常重要,试听组的成员应具有如下能力:<br>
<br>
1.听觉本身的灵敏度(指人耳本身具备的条件)<br>
(1)辨别音高或响度的少许差异的能力。<br>
(2)聆听音高在20kHz以上的听力灵敏度的宽广及听力频响特性平坦。<br>
(3)在聆听复合音时,听辨各个乐器或分音的能力;<br>
(4)评价音质协和性或平滑性等属性的能力。<br>
2.具有评价音质美学的能力<br>
(1)评价乐器声及其他声源音质的能力;<br>
(2)适当记忆各种乐器发音的音质及各类扬声器系统的音质能力;<br>
3.通过音质评价能够与电声产品的客观技术指标产生联系的能力<br>
(1)通过音质评价,来推断电声产品的幅度、频率特性的能力。<br>
(2)通过音质评价,可推测某些力学性能的能力,如扬声器的阻尼声。<br>
(3)当电声产品存在有微小音质差异时,聆听何种声源发出的声进行区分,用什么属性来判断音质差异。<br>
<br>
为了尽量减少由于试听者个人差异带来的音质评价误差,一个试听组成员应尽可能包括从事立体声和建筑声学、电声学、声学的科学技术工作者,录音、调音技术人员以及音乐家、音乐编辑者和音乐导演、演员。<br>
<br>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对电声产品的音质进行主观评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试听人员个人的主观因素和个体差异、音源、听音环境、系统设备等各方面都会给听音评价造成误差。现在很多媒体上出现的所谓某电声产品的试听报告、听音评价,大多数为作者一个人在自己家里听音所作出的评价,然后会大叫这个产品如何如何的好。我们姑且不去讨论他的评价方法,以及这样的试听报告是否为“一孔之见”,单就该试听者所用的设备、房间以及很多让人难以理解的音质评价的形容词,就会使人对这样的试听报告的真实性产生疑问,对于普通消费者,这样的评价只会起误导作用。所以,只有满足电声产品主观音质评价的条件、采用科学的方法,才能使听音评价真实有效!<br>

阳光KTV 发表于 2014-4-11 12:12

:lol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电声产品音质主现评价应满足的条件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