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sx 发表于 2005-6-1 15:25

PLL接收機可切換的頻道越多越好嗎?

PLL接收機可切換的頻道越多越好嗎? <br>
採用石英控制的接收機,只能固定在一個頻道接收,但PLL接收機採用頻率合成(Synthesizer)方式,可以接收一個頻帶(Frequency Band),在頻帶內可以任意切換希望的工作頻道(Desire Working Channel)。 <br><br>
圖一<br>
石英控制接收機只接收一個固定頻率的訊號 圖二<br>
PLL接收機在接收頻帶內可任意切換頻道 <br>
PLL接收機能切換多少個頻道,是依接收頻帶寬度(Bandwidth)及切換頻道的解析度(Increment Step)而決定。接收頻帶的寬度越大及頻道的解析度越小,可切換的頻道數就越多;反之,頻道數就越少。例如:某一PLL接收機可以接收24MHz的頻帶寬度,如果以1MHz的頻道解析度切換頻道,則這個接收機只能切換25個(24+1)頻道,如果頻道解析度改為125KHz,則可切換193個(24÷0.125+1)頻道,同理,把切換頻寬改為25KHz,就可以切換961個頻道了,以此類推,切換的頻寬越小,可切換的頻道就越多。那麼,PLL接收機可切換的頻道數越多是否越好?<br>
<br>
由於接收機的接收頻道有一定的頻寬,如果切換頻道的解析度小於頻寬,切換頻道的中心頻率(Center Frequency)仍然涵蓋在接收頻道的旁波帶(Sideband)內,會造成旁波帶接收的干擾。例如:接收頻寬為250KHz的接收機,以25KHz的解析度切換時,可切換11個頻道,但都涵蓋在接收頻寬內,會造成旁波帶干擾。<br>
<br><br>
圖三<br>
PLL接收機切換的頻道解析度小於頻寬的訊號會造成旁波帶干擾 <br>
<br>
因此,切換臨接頻道(Adjacent Channel)的解析度,必須大於接收頻寬才具有實用性。換句話說:以小於接收頻寬的解析度切換的臨接頻道都是多餘的。<br>
<br>
在多頻道同時使用時,各頻道必須選擇互不干擾的頻率,但是要選擇互不干擾的頻道並不容易,除了各頻道本身的多次諧波會造成相互干擾外,接收機的選擇性(Selectivity),靈敏度(Sensitivity)及靜音位準(Squelch Threshold)的設定等,都是影響干擾的因素。因此,比較先進的PLL接收機,不是設計更多可切換的頻道讓使用者去切換,而是設計更多可切換『同時使用互不干擾』的頻道,讓使用者不必去摸索,就可以快速切換設定互不干擾的工作頻道(Interference-Free Working Channel)。<br>
<br>
MIPRO的ACT系列所有機種預設的頻道,不但都是經過精密挑選的互不干擾頻道,而且更具有單鍵一按(One Press)就會自動快速掃瞄(Scan)及鎖定這些預設頻道的獨特功能,並且在設定時,能自動跳離受干擾的頻道而鎖定不受干擾的頻道,解決使用者在多頻道使用時最大的困擾。所以,PLL接收機最佳的設計,不是在於能切換多少個頻道,而是在於能提供使用者快速切換多少個『同時使用互不干擾』的頻道,才是您最佳的選擇!<br><br><br>

午夜游魂 发表于 2014-4-7 20:34

专业抢沙发的!哈哈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PLL接收機可切換的頻道越多越好嗎?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