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系列音响,稀客出品,小型演出的最佳选择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2226|回复: 3

综合布线系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8-2-14 10: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涉及音响灯光机械视频方案从此不求人,秒拿预算!

亲,只有注册或登录才能下载更有用的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综合布线系统是现代通讯领域高科技的结晶。它为用户提供了最合理的布线方式,并依靠其高品质的材料,一改传统布线的面貌,为现代化的大厦能够真正成为智慧型的楼宇奠定了20年内不需改变的线路基础
传统布线存在的问题:
在传统布线系统中,由于多个子系统独立布线,并采用不同的传输媒介,这就给建筑物从设计和今后的管理带来一系列的弊端。
1.各专业设计线路由于有过多的牵制,线路管道错综复杂,要多次进行图纸汇总才能定出一个妥协的方案。
2.在布线时,重复施工,造成材料和人员的浪费。
3.各子系统相互独立,互不兼容,造成使用者极大的不便。
4.设备的改变、移动都会导致布线系统的变化,或者说不具备开放性和灵活性。
5.难以维护和管理,最终用户无法改变原有的布线以适应各自的需求。
6.很难扩展,或在扩展时给原建筑物的美观造成很大的影响。
采用按国际标准的综合布线系统的优势:
1.综合各个系统统一布线,提高全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2.具有开放性和充分的灵活性,不论各个子系统设备如何改变,位置如何移动,布线系统不须改变。
3.设计思路简洁,施工简单,施工费用降低。
4.在15-20年充分适应通讯和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今后办公自动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5.大大减少维护管理人员的数量及费用。
6.可根据最终用户的不同需求进行随时的改变和调整。



结构化布线系统的概念
结构化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大厦的基础。现在的公司或商业机构的运作,常需要使用多种功能的设备,如电话机、个人计算机、电传机、工作站等,而这些设备又常常需联机运行,以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同时为了环境的安全、保密等的要求,又要设置安全保密系统,防盗防火报警系统电子保安系统,无人值守系统等;为了保证工作环境的舒适,又需要供暖、空调、通风、背景音乐等系统。此外由于用户对图文话音、数据等多媒体传输的要求也越来越多,速度也越来越快。这样对大厦的建成之初就能提供一套系统的网络解决方案就变的势在必行了;同时这对于提高大厦本身的档次更吸引顾客和方便雇员的工作以提高其效益,也是不可缺少的条件。
结构化布线系统就是以满足所有通信、电力设备在现在和将来布线需求为主要目标,而发展起来的一种整体并开放的配线系统,它不仅能为大楼提供电讯服务;还能够提供通信网络服务,安全报警服务,监控管理服务,是大楼实现通信自动化、办公自动化和大楼自动化的基础。随着现代通信网络技术的迅速的迅速发展,高速发展,高速以太网、FDDI网等的普遍使用、特别是ATM网的逐步使用、建筑物对布线系统的要求除标准的通信接口外,还需要相当宽的频带、相当高的传输速度,如155MB/秒,622MB/秒甚至2.5GB/秒,以及更好的灵活性。
----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易于配线上的扩充和重新配置,在物理结构上,采用分级的星型分布,以利于数据的采集及信息的传递。它能以最好的性能价格比来适应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和ATM的要求。
结构化布线系统支持的设备品种繁多,在使用时相当灵活,外观及布局上也适应整个环境,简洁、美观,如在一房间内,要考虑工作人员的数量、采光情况,工作习惯等多种因素,设置多个标准接口,即8芯RJ45接口。布线系统采用的设备皆为专用设备,包括传输媒介(双绞线、光纤)、配线架(电缆、配电箱、电缆配线箱、连接器)、标准信息插座、插头、适配器、电子保护器装置以及专用的安装工具、检测工具等等。
----结构化布线系统采用的传输介质通常包括双绞线和光纤,双绞线包括非屏蔽双绞线(UTP)及屏蔽双绞线(FTP)。UTP是目前结构化布线系统广泛采用的传输介质,它具有安装简单、价格低廉等特点:FTP具有对外界信号的抗干扰能力和对其传输的信号的保密能力,尤其适合使用在安全性要求很高和设备很多的环境中,例如机场、银行、通讯等信息保密需要程度较高的部门,但此类系统的造价较高;光纤作为传输介质具有传输效率高、保密性好、扩展性强等优点,但是光纤布线系统需要光电转换装置,这些设备目前价格较贵,因此对该大厦的实际情况我们采用UTP和光纤作为本布线系统的传输介质。


----根据国际EIA/TIA568的规定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构成:
工作区(WORK LOCATION)
----常用终端设备是计算机、网络集散器(HUB等)、电话、报警探头、摄像机、监视器、传感器件,音响等;布线设备包括信息插座和终端设备的连线。AMP NETCONNECT提供多种规格的安装插座以满足实际建筑安装环境的不同需要。以各种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如UNIX、AS/400、ES/9000终端,AMP NETCONNECT提供相应的终端适配器。
水平子系统(HORIZONTAL)
----实现信息插座和管理子系统(配线架)间的连接,常用屏蔽或非屏蔽8芯双绞线实现这种连接。当需要更高带宽应用时,亦可以采用光纤。水平线缆有:UTP Cat.5,FTP Cat.5,S-FTP Cat.5,Enhanced Cat.5,及各种规格的室内光纤,通过提供各种性能的线缆,满足不同的客户需求。
管理子系统(ADMINISTRATION)
----它是由交叉连接的端接硬件(配线架)和色标规则组成,以提供对所有系统的连接和对其相连信息插座的功能进行灵活的管理。布线系统功能为目前市场上个种传输系统提供一个完全开放的环境、采用的标准全部是国际通用标准,绝无不兼容之情况。
垂直干线子系统(BACKBONE、RISER)
----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连接主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线缆构成,提供高速数据通讯主干通道。主要由高性能室内光纤、双绞线缆、大对数通讯电缆组成。光纤具有高带宽、高可靠性、高保密性并完全不受外界电磁干扰,是构造企业网络系统的理想选择。
设备间子系统(EQUIPMENT)
----设备间子系统是综合布线系统与各类应用系统进行连接的配线间,由连接垂直主干系统及各类系统如电脑主机、程控交换机等的配线架通过跳线实现各个系统的连接。设备间子系统同时也是连接各建筑群子系统的场所。
建筑群子系统(CAMPUS)
----实现企业各大楼之间或企业与外部网络通讯系统的信息连接。主要由室外光纤、室外大对数通讯电缆组成。
综合布线系统施工方案
(一)施工前的检查
1.在安装工程之前,必须对设备间的建筑和环境条件进行检查,具备下列条件方可开工:
(1)设备间的土建工程已全部竣工,室内墙壁已充分干燥。设备间门的高度和宽度应不妨碍设备的搬运,房门锁和钥匙齐全;
(2)设备间地面应平整光洁,预留暗管、地槽和孔洞的数量、位置、尺寸均应符合工艺设计要求;
(3)电源已经接入设备间,应满足施工需要;
(4)设备间的通风管道应清扫干净,空气调节设备应安装完毕,性能良好;
(5)在铺设活动地板的设备间内,应对活动地板进行专门检查,地板板块铺设严密坚固,符合安装要求,每平米水平误差应不大于2mm,地板应接地良好,接地电阻和防静电措施应符合要求。
2.交接间环境要求
(1)根据设计规范和工程的要求,对建筑物的垂直通道的楼层及交接间应做好安排,并应检查其建筑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2)应留好交接间垂直通道电缆孔孔洞,并应检查水平通道管道或电缆桥架和环境条件是否具备。
3.器材检验要求(略)
4.安全要求(略
)
5.技术准备(略)

(二)双绞线传输通道施工
1. 金属管的敷设
(1)金属管的要求
金属管应符合设计文件的规定,表面不应有穿孔、裂缝和明显的凹凸不平,内壁应光滑,不允许有锈蚀。在易受机械损伤的地方和在受力较大处直埋时,应采用足够强度的管材。
(2)金属管的切割套丝
在配管时,根据实际需要长度,对管子进行切割。管子的切割可使用钢锯、管子切割刀或电动切管机,严禁用气割。
管子和管子连接,管子和接线盒、配线箱的连接,都需要在管子端部进行套丝。套丝时,先将管子在管钳上固定压紧,然后在套丝,套完后应立即清扫管口,将管口端面和内壁的毛刺锉光,使管口保持光滑。
(3)金属管的弯曲
在敷设时,应尽量减少弯头,每根管的弯头不应超过3个,直角弯头不应超过2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
金属管的弯曲一般都用弯管进行。先将管子需要弯曲部位的前段放在弯管器内,焊缝放在弯曲方向背面或侧面,以防管子弯扁,然后用脚踩住
管子,手板弯管器,便可得到所需要的弯度。

暗管管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30mm。
(4)金属管的连接
金属管连接应牢靠,密封应良好,两管口应对准。套接的短套管或带螺纹的管接头的长度,不应小于金属管外径的2.2倍。金属管的连接采用短套接时,施工简单方便;采用管接头螺纹连接则较美观,可保证金属管连接后的强度。
金属管进入信息插座的接线盒后,暗埋管可用焊接固定,管口进入盒内的露出长度应小于5mm。明设管应用锁紧螺母或带丝扣管帽固定,露出锁紧螺母的丝扣为2-4扣。
(5)金属管的敷设
a. 金属管的暗设应符合下列要求:
*预埋在墙体中间的金属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管径宜为15-25mm,直线布管30mm处设置暗线盒。
*敷设在混凝土、水泥里的金属管,其它基应坚实、平整、不应有沉陷,以保证敷设后的线缆安全运行。
*金属管连接时,管孔应对准,接缝应严密,不得有水泥、沙浆渗入。管孔对准、无错位,以免影响管、线、槽的有效管理,保证敷设线缆时穿设顺利。
*金属管道应有不小于0.1%的排水坡度。
*建筑群之间金属管的埋设深度不应小于0.7m;在人行道下面敷设时,不应小于0.5m。
*金属管内应安置牵引线或拉线。
*金属管的两端应有标记,表示建筑物、楼层、房间和长度。
b.光缆与电缆同管敷设时,应在金属管内预置塑料子管。将光缆敷设在子管内,使光缆和电缆分开布放,子管的内径应为光缆外径的2.5倍。
2.金属线槽的敷设
(1) 线槽安装要求
* 线槽安装位置应符合施工图规定,左右偏差视环境而定,最大不应超过50mm;
* 线槽水平每米偏差不应超过2mm;
* 垂直线槽应与地面保持垂直,并无倾斜现象,垂直度偏差不应超过3mm;
* 线槽节与节间用接头连接板拼接,螺钉应拧紧。两线槽拼接处水平度偏差不应超过2mm;
* 当直线段桥架超过30m或跨越建筑物时,应有伸缩缝。其连接宜采用伸缩连接板;
* 线槽转弯半径不应小于其槽内的线缆最小允许弯曲半径的最大者。
* 盖板应紧固。
* 支吊架应保持垂直,整齐牢靠,无歪斜现象。
(2) 水平子系统线缆敷设支撑保护
预埋金属线槽支撑保护要求:
a. 在建筑物中预埋线槽可为不同的尺寸,按一层或两层设置,应至少预埋两根以上,线槽截面高度不宜超过25mm;
b. 线槽直埋长度超过15m或在线槽路由交叉、转弯时宜设置拉线盒,以便布放线缆盒时维护。
c. 拉线盒盖应能开启,并与地面齐平,盒盖处应能开启,并采取防水措施。
d. 线槽宜采用金属管引入分线盒内。

设置线槽支撑保护:
a. 水平敷设时,支撑间距一般为1.5-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距宜小于2m;
b. 金属线槽敷设时,下列情况设置支架或吊架:线缆接头处、间距3m、离开线槽两端口0.5m处、线槽走向改变或转弯处。
在活动地板下敷设线缆时,活动地板内净空不应小于150mm。如果活动地板内作为通风系统的风道使用时,地板内净高不应小于300mm。
在工作区的信息点位置和线缆敷设方式未定的情况下,或在工作区采用地毯下布放线缆时,在工作区宜设置交接箱。
(3) 干线子系统线缆敷设支撑保护

线缆不得布放在电梯或管道竖井内。
干线通道间应沟通。
弱电间中线缆穿过每层楼板孔洞宜为方形或圆形。
建筑群子系统线缆敷设支撑保护应符合设计要求。
3. 配线设备的安装
(1)机架安装要求
a.机架安装完毕后,水平、垂直度应符合生产厂家规定。若无厂家规定时,垂直度偏差不应大于3mm;
b.机架上的各种零件不得脱落或碰坏。各种标志应完整清晰。
c.机架的安装应牢固,应按施工的防震要求进行加固。
d.安装机架面板,架前应留由0.6m空间,机架背面离墙面距离视其型号而定,便于安装和维护。
(2)配线架安装要求
a.采用下走线方式时,架底位置应与电缆上线孔相对应;
b.各直列垂直倾斜误差应不大于3mm,底座水平误差每平方米应不大于2mm;
c.接线端子各种标记应齐全;
d.交接箱或暗线箱宜设在墙体内。安装机架、配线设备接地体应符合设计要求,并保持良好的电器连接。
(三)双绞线线缆布线
1. 布线安全
参加施工的人员应遵守以下几点:
* 穿着合适的衣服;
* 使用安全的工具;
* 保证工作区的安全;
* 制定施工安全措施。
2. 线缆布放的一般要求
(1)线缆布放前应核对规格、程式、路由及位置是否与设计规定相符合;
(2)布放的线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
(3)在布放前,线缆两端应贴有标签,标明起始和终端位置以及信息点的标号,标签书写应清晰、端正和正确;
(4)信号电缆、电源线、双绞线缆、光缆及建筑物内其它弱电线缆应分离布放。
(5)布放线缆应有冗余。在二级交接间、设备间双绞电缆预留长度一般为3-6m,工作区为0.3-0.6m。特殊要求的应按设计要求预留。
(6) 布放线缆,在牵引过程中吊挂线缆的支点相隔检举不应大于1.5m。
(7) 线缆布放过程中为避免受力和扭曲,应制作合格的牵引端头。如果采用机械牵引,应根据线缆布放环境、牵引的长度、牵引张力等因素选用集中牵引或分散牵引等方式。
3. 放线
(1)从线缆箱中拉线:
a.除去塑料塞;
b.通过出线孔拉出数米的线缆;
c.拉出所要求长度的线缆,割断它,将线缆滑回到槽中去,留数厘米伸出在外面;
d.重新插上塞子以固定线缆。
(2)线缆处理(剥线):
a.使用斜口钳在塑料外衣上切开“1”字型长的缝;
b.找出尼龙的扯绳;
c.将电缆紧握在一只手中,用尖嘴钳夹紧尼龙扯绳的一端,并把它从线缆的一端拉开,拉的长度根据需要而定;
d. 割去无用的电缆外衣。(另外一种方法是利用切环器剥开电缆。)
4. 线缆牵引
用一条拉线将线缆牵引穿入墙壁管道、吊顶和地板管道称为线缆牵引。在施工中,应使拉线和线缆的连接点尽量平滑,所以要采用电工胶带在连接点外面紧紧的缠绕,以保证平滑和牢靠。
(1)牵引多条4对双绞线:
* 将多条线缆聚集成一束,并使它们的末端对齐;
* 用电工胶带紧绕在线缆束外面,在末端外绕长5-6cm;
* 将拉绳穿过电工带缠好的线缆,并打好结。
(2)如果在拉线缆过程中,连接点散开了,则要收回线缆和拉线重新制作更牢靠固定连接:
* 除去一些绝缘层暴露出5cm的裸线;
* 将裸线分成两条;
* 将两束导线互相缠绕起来形成环;

* 将拉绳穿过此环,并打结,然后将电工带缠到连接点周围,要缠得结实和平滑。
(3)牵引多条25对双绞线
* 剥除约30cm得线缆护套,包括导线上得绝缘层;
* 使用斜口钳将线切去,留下约12根;
* 将导线分成两个绞线组;
* 将两组绞线交叉穿过拉线得环,在线缆得那边建立一个闭环;
* 将双绞线一端的线缠绕在一起以使环封闭;
* 将电工带紧紧地缠绕在线缆周围,覆盖长度约5cm,然后继续再绕上一段。
5. 建筑物水平线缆布线
(1) 管道布线
管道布线是在浇筑混凝土时已把管道预埋在地板中,管道内由牵引电缆线的钢丝或铁丝,施工时只需通过管道图纸了解地板管道,就可做出施工方案。
对于没有预埋管道的新建筑物,布线施工可以与建筑物装潢同步进行,这样便于布线,又不影响建筑的美观。
管道一般从配线间埋到信息插座安装孔,施工时只要将双绞线固定在信息插座的接线端,从管道的另一端牵引拉线就可将线缆引到配线间。
(2) 吊顶内布线
a.索取施工图纸,确定布线路由;
b.沿着所设计的路由(即在电缆桥架槽体内),打开吊顶,用双手推开每块镶板;
c.将多个线缆箱并排放在一起,并使出线口向上;
d.加标注,纸箱上可直接写标注,线缆的标注写在线缆末端,贴上标签;
e.将合适长度的牵引线连接到一个带卷上;

f.从离配线间最远的一端开始,将线缆的末端(捆在一起)沿着电缆桥架牵引经过吊顶走廊的末端;
g.移动梯子将拉线投向吊顶的下一孔,直到绳子到达走廊的末端;
h.将每2个箱子中的线缆拉出形成“对”,用胶带捆扎好;
i.将拉绳穿过3个用带子缠绕好的线缆对,绳子结成一个环,再用带子将三对线缆与绳子捆紧;
j.回到拉绳的另一端,人工牵引拉绳。所有的6条线缆(3对)将自动从线箱中拉出并经过电缆桥架牵引到配线间;
k.对下一组线缆(另外3对)重复第“h”步的操作;
l.继续将剩下的线缆组增加到拉绳上,每次牵引它们向前,直到走廊末端,再继续牵引这些线缆一直到达配线间连接处。
当线缆在吊顶内布完后,还要通过墙壁或墙柱的管道将线缆向下引至信息插座安装孔。将双绞线用胶带缠绕成紧密的一组,将其末端送入预埋在墙壁中的PVC圆管内并把它往下压,直到在插座孔处露出25-30mm即可。
6. 建筑物垂直干线线缆布线
本系统采用室内多模光纤做为垂直干线的主要载体,光纤的垂直干线布放可参考后面的“光纤传输管道敷设”。
(四)双绞线连接和信息插座的端接
双绞线端接的一般要求:
* 线缆在端接前,必需检察标签颜色和数字的含义,并按顺序端接;
* 线缆中间不得产生接头现象;

* 线缆端接处必需卡接牢靠,接触良好;
* 线缆端接处应符合设计和厂家安装手册要求;
* 双绞电缆与连接硬件连接时,应认准线号、线位色标,不得颠倒和错接。
1. 超五类模块化配线板的端接
首先把配线板按顺序依次固定在标准机柜的垂直滑轨上,用螺钉上紧,每个配线板需配有1个19U的配线管理架。
(1)在端接线对之前,首先要整理线缆。用带子将线缆缠绕在配线板的导入边缘上,最好是将线缆缠绕固定在垂直通道的挂架上,这可保证在线缆移动期间避免线对的变形。
(2)从右到左穿过线缆,并按背面数字的顺序端接线缆;
(3)对每条线缆,切去所需长度的外皮,以便进行线对的端接;
(4)对于每一组连接块,设置线缆通过末端的保持器(或用扎带扎紧),这使得线对在线缆移动时不变形;
(5)当弯曲线对时,要保持合适的张力,以防毁坏单个的线对;
(6)对捻必需正确地安置到连接块的分开点上。这对于保证线缆的传输性能是很重要的;
(7)开始把线对按顺序依次放到配线板背面的索引条中,从右到左的色码依次为紫、紫/白、橙、橙/白、绿、绿/白、蓝、蓝/白;
(8)用手指将线对轻压到索引条的夹中,使用打线工具将线对压入配线模块并将伸出的导线头切断,然后用锥形钩清除切下的碎线头。
(9)将标签插到配线模块中,以标示此区域。

2. 接插式配线架的端接
(1)第1个110配线架上要端接的24条线牵拉到位,每个配线槽中放6条双绞线。左边的线缆端接在配线架的左半部分,右边的线缆端接在配线架的右半部分。
(2)在配线板的内边缘处将松弛的线缆捆起来,保证单条的线缆不会滑出配线板槽,避免线缆束的松弛和不整齐。
(3)在配线板边缘处的每条线缆上标记一个新线的位置。这有利于下一步在配线板的边缘处准确地剥去线缆的外衣。
(4)拆开线缆束并握紧住,在每条线缆的标记处划痕,然后将刻好痕的线缆束放回去,为盖上110配线板做准备。
(5)当4个缆束全都刻好痕并放回原处,用螺钉安装110配线架,并开始进行端接(从第一条线缆开始);
(6)在刻痕处外最少15cm处切割线缆,并将刻痕的外套滑掉;
(7)沿着110配线架的边缘将“4”对导线拉进前面的线槽中;
(8)拉紧并弯曲每一线对使其进入到索引条的位置中去,用索引条上的高齿将一对导线分开,在索引条最终弯曲处提供适当的压力使线对的变形最小。
(9)当上面两个索引条的线对安放好,并使其就位及切割后,再进行下面两个索引条的线对安置。在所有4个索引条都就位后,再安装110连接模块。
3. 信息插座端接
(1) 安装要求:
信息插座应牢靠地安装在平坦的地方,外面有盖板。安装在活动地板或地面上地信息插座,应固定在接线盒内。插座面板有直立和水平等形式;接线盒有开启口,应可防尘。
安装在墙体上的插座,应高出地面30cm,若地面采用活动地板时,应加上活动地板内净高尺寸。固定螺钉需拧紧,不应有松动现象。
信息插座应有标签,以颜色、图形、文字表示所接终端设备的类型。本系统采用TIA/EIA 568A标准接线。
(2) 信息模块端接
信息插座分为单孔和双孔,每孔都有一个8位/8路插针。这种插座的高性能、小尺寸及模块化特点,为设计综合布线提供了灵活性。它采用了标明多种不同颜色电缆所连接的终端,保证了快速、准确的安装。
a. 从信息插座底盒孔中将双绞电缆拉出约20-30cm;
b. 用环切器或斜口钳从双绞电缆剥除10cm的外护套;
c. 取出信息模块,根据模块的色标分别把双绞线的4对线缆压到合适的插槽中;
d. 使用打线工具把线缆压入插槽中,并切断伸出的余缆;
e. 将制作好的信息模块扣入信息面板上,注意模块的上下方向;
f. 将装有信息模块的面板放到墙上,用螺钉固定在底盒上;
g. 为信息插座标上标签,标明所接终端类型和序号。
(五)光纤传输通道施工
1. 光缆施工基础知识
(1) 操作程序
* 在进行光纤接续或制作光纤连接器时,施工人员必须戴上眼睛和手套,穿上工作服,保持环境洁净。
* 不允许观看已通电的光源、光纤及其连接器,更不允许用光学仪器观看已通电的光纤传输通道器件;
* 只有在断开所有光源的情况下,才能对光纤传输系统进行维护操作。
(2) 光纤布线过程

首先光纤的纤芯是石英玻璃的,极易弄断,因此在施工弯曲时决不允许超过最小的弯曲半径。其次光纤的抗拉强度比电缆小,因此在操作光缆时,不允许超过各种类型光缆抗拉强度。在光缆敷设好以后,在设备间和楼层配线间,将光缆捆接在一起,然后才进行光纤连接。可以利用光
纤端接装置(OUT)、光纤耦合器、光纤连接器面板来建立模组化的连接。当辐射光缆工作完成后及光纤交连和在应有的位置上建立互连模组以后,就可以将光纤连接器加到光纤末端上,并建立光纤连接。最后,通过性能测试来检验整体通道的有效性,并为所有连接加上标签。

2.施工准备
(1) 光缆的检验要求
* 工程所用的光缆规格、型号、数量应符合设计的规定和合同要求;
* 光纤所附标记、标签内容应齐全和清晰;
* 光缆外护套须完整无损,光缆应有出厂质量检验合格证;
* 光缆开盘后,应先检查光缆外观无损伤,光缆端头封装是否良好;

* 光纤跳线检验应符合下列规定:具有经过防火处理的光纤保护包皮,两端的活动连接器端面应装配有合适的保护盖帽;每根光纤接插线的光纤类型应有明显的标记,应符合设计要求。
(2) 配线设备的使用应符合的规定
* 光缆交接设备的型号、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
* 光缆交接设备的编排及标记名称,应与设计相符。各类标记名称应统一,标记位置应正确、清晰。
3. 光缆布线的要求
布放光缆应平直,不得产生扭绞、打圈等现象,不应受到外力挤压和损伤。光缆布放前,其两端应贴有标签,以表明起始和终端位置。标签应
书写清晰、端正和正确。最好以直线方式敷设光缆。如有拐弯,光缆的弯曲半径在静止状态时至少应为光缆外径的10倍,在施工过程中至少应为20倍。

4. 光缆布放
(1) 通过弱电井垂直敷设
在弱电井中敷设光缆有两种选择:向上牵引和向下垂放。
通常向下垂放比向上牵引容易些,因此当准备好向下垂放敷设光缆时,应按以下步骤进行工作:
* 在离建筑顶层设备间的槽孔1-1.5m处安放光缆卷轴,使卷筒在转动时能控制光缆。将光缆卷轴安置于平台上,以便保持在所有时间内光缆与卷筒轴心都是垂直的,放置卷轴时要使光缆的末端在其顶部,然后从卷轴顶部牵引光缆。
* 转动光缆卷轴,并将光缆从其顶部牵出。牵引光缆时,要保持不超过最小弯曲半径和最大张力的规定。
* 引导光缆进入敷设好的电缆桥架中。
* 慢慢地从光缆卷轴上牵引光缆,直到下一层的施工人员可以接到光缆并引入下一层。在每一层楼均重复以上步骤,当光缆达到最底层时,要使光缆松驰地盘在地上。在弱电间敷设光缆时,为了减少光缆上的负荷,应在一定的间隔上(如5.5m)用缆带将光缆扣牢在墙壁上。用这种方法,光缆不需要中间支持,但要小心地捆扎光缆,不要弄断光纤。为了避免弄断光纤及产生附加的传输损耗,在捆扎光缆时不要碰破光缆外护
套,固定光缆的步骤如下:

* 使用塑料扎带,由光缆的顶部开始,将干线光缆扣牢在电缆桥架上;
* 由上往下,在指定的间隔(5.5m)安装扎带,直到干线光缆被牢固地扣好;
* 检查光缆外套有无破损,盖上桥架的外盖。
(2) 通过吊顶敷设光缆
本系统中,敷设光纤从弱电井到配线间的这段路径,一般采用走吊顶(电缆桥架)敷设的方式:
* 沿着所建议的光纤敷设路径打开吊顶;
* 利用工具切去一段光纤的外护套,并由一端开始的0.3m处环切光缆的外护套,然后除去外护套;
* 将光纤及加固芯切去并掩没在外护套中,只留下纱线。对需敷设的每条光缆重复此过程;
* 将纱线与带子扭绞在一起;
* 用胶布紧紧地将长20cm范围的光缆护套缠住;
* 将纱线馈送到合适的夹子中去,直到被带子缠绕的护套全塞入夹子中为止;
* 将带子绕在夹子和光缆上,将光缆牵引到所需的地方,并留下足够长的光缆供后续处理用。
5. 光纤端接的主要材料
* 连接器件
* 套筒:黑色用于直径3.0mm的光纤;银色用于2.4mm的单光纤
* 缓冲层光纤缆支持器(引导)
* 带螺纹帽的扩展器
* 保护帽
6. 组装标准光纤连接器的方法
(1)ST型护套光纤现场安装方法:
a.打开材料袋,驱除连接体和后罩壳;

b.转动安装平台,使安装平台打开,用所提供的安装平台底座,把安装工具固定在一张工作台上
c.把连接体插入安装平台插孔内,释放拉簧朝上。把连接体的后壳罩向安装平台插孔内推。当前防护罩全部被推入安装平台插孔后,顺时针旋转连接体1/4圈,并缩紧在此位置上。防护罩留在上面。
d.在连接体的后罩壳上拧紧松紧套(捏住松紧套有助于插入光纤),将后壳罩带松紧套的细端先套在光纤上,挤压套管也沿着芯线方向向前滑。
e.用剥线器从光纤末端剥去约40-50mm外护套,护套必须剥得干净,端面成直角。
f.让纱线头离开缓冲层集中向后面,在护套末端的缓冲层上做标记,在缓冲层上做标记。
g.在裸露的缓冲层处拿住光纤,把离光纤末端6mm或11mm标记处的900μm缓冲层剥去。
* 为了不损坏光纤,从光纤上一小段一小段剥去缓冲层;
* 握紧护套可以防止光纤移动;
h.用一块沾有酒精的纸或布小心地擦洗裸露的光纤。
i.将纱线抹向一边,把缓冲层压在光纤切割器上。用镊子取出废弃的光纤,并妥善地置于废物瓶中。
j.把切割后的光纤插入显微镜的边孔里,检查切割是否合格。
* 把显微镜置于白色面板上,可以获得更清晰明亮的图象;
* 还可用显微镜的底孔来检查连接体的末端套圈。
k.从连接体上取下后端防尘罩并仍掉。
l.检查缓冲层上的参考标记位置是否正确。把裸露的光纤小心地插入连接体内,知道感觉光纤碰到了连接体的底部为止。用固定夹子固定光纤。
m. 按压安装平台的活塞,慢慢地松开活塞。
n. 把连接体向前推动,并逆时针旋转连接体1/4圈,以便从安装平台上取下连接体。把连接体放入打褶工具,并使之平直。用打褶工具的第一个刻槽,在缓冲层上的“缓冲褶皱区域”打上褶皱。
o.重新把连接体插入安装平台插孔内并锁紧。把连接体逆时针旋转1/8圈,小心地剪去多余的纱线。
p. 在纱线上滑动挤压套管,保证挤压套管紧贴在连接到连接体后端的扣环上,用打摺工具的中间的哪个槽给挤压套管打摺。

q. 松开芯线。将光纤弄直,推后罩壳使之与前套结合。正确插入时能听到一声轻微的响声,此时可从安装平台上卸下连接体
2)SC型护套光纤器现场安装方法:
a.打开材料袋,取出连接体和后壳罩。
b.转动安装平台,使安装平台打开,用所提供的安装平台底座,把这些工具固定在一张工作台上。
c.把连接体插入安装平台内,释放拉簧朝上。
* 把连接体的后壳罩向安装平台插孔推,当前防尘罩全部推入安装平台插孔后,顺时针旋转连接体1/4圈,并锁紧在此位置上;
* 防尘罩留在上面;
d.将松紧套套在光纤上,挤压套管也沿着芯线方向向前滑。
e.用剥线器从光纤末端剥去约40-50mm外护套,护套必须剥得干净,端面成直角。
f.将纱线头集中拢向900μm缓冲光纤后面,在缓冲层上做第一个标记(如果光纤细于2.4mm,在保护套末端做标记;否则在束线器上做标记);在缓冲层上做第二个标记(如果光纤细于2.4mm,就在6mm和17mm处做标记;否则就在4mm和15mm处做标记)。
g.在裸露的缓冲层处拿住光纤,把光纤末端到第一个标记处标记处的900μm缓冲层剥去。
* 为了不损坏光纤,从光纤上一小段一小段剥去缓冲层;
* 握紧护套可以防止光纤移动;
h.用一块沾有酒精的纸或布小心地擦洗裸露的光纤。
i.将纱线抹向一边,把缓冲层压在光纤切割器上。从缓冲层末端切割出7mm光纤。用镊子取出废弃的光纤,并妥善地置于废物瓶中。
j.把切割后的光纤插入显微镜的边孔里,检查切割是否合格。
* 把显微镜置于白色面板上,可以获得更清晰明亮的图象;
* 还可用显微镜的底孔来检查连接体的末端套圈。
k.从连接体上取下后端防尘罩并仍掉。
l.检查缓冲层上的参考标记位置是否正确。把裸露的光纤小心地插入连接体内,知道感觉光纤碰到了连接体的底部为止。
m. 按压安装平台的活塞,慢慢地松开活塞。
n. 小心地从安装平台上取出连接体,以松开光纤,把打摺工具松开放置于多用工具突起处并使之平直,使打摺工具保持水平,并适当地拧
紧(听到三声轻响)。把连接体装入打摺工具的第一个槽,多用工具突起指到打摺工具的柄,在缓冲层的缓冲褶皱区用力打上褶皱。
o.抓住处理工具(轻轻)拉动,使华东部分露出约8mm。取出处理工具并仍掉。
p. 轻轻朝连接体方向拉动纱线,并使纱线排整齐,在纱线上滑动挤压套管,将纱线均匀地绕在连接体上,从安装平台上小心地取下连接体。
q. 抓住主体的环,使主体滑入连接体的后步直到它到达连接体的档位。
(六)双绞线缆传输测试
1. 线缆传输的验证测试
施工中常见的连接故障是:电缆标签错、连接开路、双绞电缆接线图错(包括:错对、极性接反、串绕)以及短路。
(1) 开路、短路:在施工时由于安装工具或接线技巧问题以及墙内穿线技术问题,会产生这类故障;
(2) 反接:同一对线在两端针位接反,如一端为1-2,另一端为2-1;
(3) 错对:将一对线接到另一端的另一对线上,比如一端是1-2,另一端接在4-5针上。最典型的错误就是打线时混用T568A与T568B的色标。
(4) 串绕:就是将原来的两对线分别拆开而又重新组成新的线对。因为出现这种故障时,端对端连通性是好的,所以万用表这类工具检查不
出来,只有用专用的电缆测试仪才能检查出来。由于串绕使相关的线对没有扭结,在线对间信号通过时会产生很高的近端串绕(NEXT)。

2. 线缆传输的认证测试
(1)认证测试标准:
EIA/TIA 568A《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TSB-67 《现场测试非屏蔽双绞电缆布线测试传输性能技术规范》
ISO/IEC 11801:1995(E) 国际布线标准
(2)认证测试模型
为了测试UTP布线系统,水平连接应包含信息插座/连接器、转换点、90米UTP(第三至五类)、一个包括两个接线块或插口的交接器件和总长10米的接插线。两种连接配置用于测试目的。基本连接包括分布电缆、信息插座/连接器或转换点及一个水平交接部件。这是连接的固定部分。信道连接包括基本连接和安装的设备、用户和交接跨接电缆。TSB-67规定了一种连接的可允许的最差衰减和串扰。下表标明基本连接和信道连接两者的衰减和串扰限制。(参考主页内综合布线测试方法)
(3) 证测试参数:
a.接线图(Wire Map):
这一测试是确认链路的连接,即确认链路导线的线对正确而且不能产生任何串绕(Split Paires)。
正确的接线图要求端到端相应的针连接是:1对1, 2对2,3对3, 4对4, 5对5, 6对6, 7对7, 8对8。
b.链路长度(Lenght)
如果线缆长度超过指标(如100米),则信号衰减较大。
c.衰减(Attenuation)
衰减是沿链路的信号损失度量。现场测试设备应测量出安装的每一对线的衰减最严重情况,并且通过将衰减最大值与衰减允许值比较后,给出合格(Pass)或不合格(Fail)的结论。
d.近端串扰(NEXT)损耗
NEXT损耗是测量一条UTP链路中从一对线到另一对线的信号耦合,是UTP链路的一个关键的性能指标。
在一条典型的四对UTP链路上测试NEXT值,需要在每一对线之间测试,即:12/36, 12/45, 12/78, 36/45, 36/78, 45/78。
e.特性阻抗(Impedance)
包括电阻及频率自1~100MHz间的电感抗及电容抗,它与一对电线之间的距离及绝缘体的电气特性有关。
(七)光纤传输通道测试
光纤测量参数
(1) 光纤的连续性
进行连续性测量时,通常是把红色激光、发光二极管或者其他可见光注入光纤,并在光纤的末端监视光的输出。如果在光纤中有断裂或其他的不连续点,在光纤输出端的光功率就会减少或者根本没有光输出。
光通过光纤传输后,功率的率减大小也能表示出光纤的传导性能。如果光纤的率减太大,则系统也不能正常工作。光功率计和光源是进行光纤传输特性测量的一般设备。
(2) 光纤的率减
光纤的率减主要是由光纤本身的固有吸收和散射造成的。率减系数应在许多波长上进行测量,因此选择单色仪作为光源,也可以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多模光纤的测试源。
(3) 光纤的带宽
带宽是光纤传输系统中重要参数之一,带宽越宽,信息传输速率就越高。
在大多数的多模系统中,都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光源本身也会影响带宽。这是因为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频谱分布很宽,其中长波长的光比短波长的光传播速度要快。这种光传播速度的差别就是色散,它会导致光脉冲在传输后被展宽。 2. 光纤测试步骤(参考主页内综合布线测试方法)
综合布线系统管线方案
1 . 1 水平子系统的布线方式水平线子系统完全由接线间到工作区信息出口线路连接的功能。有两种走线方式:
* 墙上型信息出口:

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的方案。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建筑物,为水平线系统提供机械保护和支持。
装配式槽形电缆桥架是一种闭合式的金属托架,安装在吊顶内,从弱电井引向各个设有信息点的房间。再由预埋在墙内的不同规格的铁管,将线路引到墙上的暗装铁盒内(86型)。UTP在信息点处预留30cm作为信息安装,光纤出线预留30cm。
线槽的材料为1.2mm厚冷扎合金板,表面可进行相应处理,如镀锌、喷塑、考漆等。线槽可以根据情况选用不同的规格(见管线图纸)。为保证线缆的转弯半径,线槽须配以相应规格的分支辅件,以提供线路路由的弯转自如。
同时为确保线路的安全,应使槽体有良好的接地端。金属线槽、金属软管、电缆桥架及各分配线箱均需整体连接,然后接地。如果不能确定信息出口的准确位置,拉线时可将线缆盘在吊顶内的出线口,待具体位置确定后,再引到各信息出口。

* 地面型信息出口:
采用地面多条φ25金属管走线方式。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开间的办公间,有大量地面型信息出口的情况。
在地面垫层中预埋φ25圆管。主线槽从弱电井引出,沿走廊引向各方向,到达设有信息点的各房间时,再用支线槽引向房间内分线盒引向各信息点出线口,信息点出线盒预留30cm作信息安装用。这样可以向每一个用户提供一个包括数据、语音的集成面板。真正地做到在一个清洁的环境下,实现办公室自动化。
1 . 2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走线设计
垂直干线子系统,是由一连串通过地板通孔垂直对准的接线间组成的。
由于系统使用的典型接线间,其可以走进人的最小安全尺寸是120X150cm,标准的大花板高度为240cm,门的大小至少为高2.1,宽90cm,向外开。
垂直干线的走线设计分为两部分
1.干线的垂直部分:
垂直部分的作用是提供弱电井内垂直干线的通道。
这部分采用预留电缆井方式,在每层楼的弱电井中留出专为布线系统的大对数电缆和光纤通过的长方形面孔。电缆井的位置设在靠近支持电缆的墙壁附近,但又不妨碍端接配线架的地方。
在预留有电缆井一侧的墙面上安装金属桥架300x100。干线用紧绳绑在上面,用于固定和承重。
预留的电缆井的大小,按标准的算法,应至少是要通过的电缆的外径之和的3倍。此外,还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线。主干电缆必须余留3-5米,光纤余留5米。
2.干线的水平通道部分:
水平通道部分的作用时,提供垂直干缆从设备间到其所在楼层的弱电井的通道。

这部分采用走吊顶的轻型装配式槽型电缆桥架的方案。所用的线槽由金属材料构成,用来安放和引导电缆,可以对电缆起到机械保护的作用,同时还提供了一个防火、密封,坚固的空间使线缆可以安全地延伸到目的地。
与垂直部分一样,水平管道部分也必须保留一定的空间余量,以确保在今后系统扩充时不致需要安装新的管线。
1 . 3 电缆通道
1. 走廊电缆通道:
电缆通道可根据电缆的多少和可用空间的大小计算并安装电缆通道(采用桥架)。电缆通道主要用于弱电系统(数据、电话、图象),通道预埋在混凝土里或放置在走廊的吊顶层中,这些金属材料的通道构成一个重要的接地物件,可根据现行的安全标准与专用接地板地线连接,并将电缆放置在里面并加以固定。弱电通道和强电通道之间至少相距0.3m。
2. 办公室内电缆通道:
工作区的配线用电缆槽的方法进行。使用分成好几个小间格的电缆槽,这样电缆就自动分开:一个间格放置弱电电缆,一个间格放置强电电缆,中间的间格分成两种电缆的隔离区,也可以用作安装不同类型的插座的连接区域。
1 .4 管线要求
1.预埋暗管支撑保护要求:
* 暗管宜采用金属管或阻燃硬质PVC管,预埋在墙体中间的暗管内径不宜超过50mm,楼板中的暗管内径为15-20mm。直线布管30m处应设置暗线箱等装置。
* 暗管的转变角度应大于90,在路径上每根暗管的转变角不得多于二个,并不应有S弯出现。在弯曲布管时,每间隔15m处应设置暗线箱等装置。
* 暗管转弯的曲率半径不小于该管外径的6倍,如暗管外径大于50mm时,不应小于10倍。
* 暗管弯口应光滑,并加有绝缘套管,管口伸出部位应为25-50mm。
2.设置缆线桥架和缆线线槽支撑保护要求:
* 桥架水平敷设时,支撑间隔一般为1.50-3m,垂直敷设时固定在建筑物构体上的间隔宜小于2m。
* 金属线槽敷设时,在下列情况下设置支架或吊架:线槽接头处、间隔3m、离开线槽两端口0.50m处、转弯处。

* 塑料线槽底固定点间距一般为1m。
3.铺设活动地板敷设缆线时,活动地板内净空不小于150mm,活动地板内如果作为通风系统的风道使用时,地板内净高不应小于300mm。
4.在工作区的信息点位置和缆线敷设方式未定的情况下,或在工作区采用地毯下布放缆线时,在工作区宜设置交接箱,每个交接箱的服务面积约为80平方米。
5.不同种类的缆线布放在金属线槽内,应同槽分室(用金属隔开)布放。金属线槽接地应符合设计要求。一根φ25预埋管宜穿设2条网络布线电缆。管内穿放大对数电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宜为50-60%,弯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宜为40-50%,截面利用率宜为25-30%。可根据情况,采用金属管材或塑料管材
综合布线系统接地要求
[摘要]本文详细介绍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的结构及设计院要求,并提出其接地和连接结构要求。
[关键词]接地 焊接 接地线 综合线

  综合布线系统作为建筑智能化不可缺少的基础设施,其接地系统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综合布线系统的运行质量,故而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的结构及设计要求,并提出在接地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事项。

1.综合布线系统接地的结构组成
  根据商业建筑物接地和接线要求的规定:综合 布线系统接地的结构包括接地线。接地母线(层接 地端子)、接地干线。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 接地引入线、接地体六部分,在进行系统接地的设计时,可按上述6个要素分层次地进行设计。
   1. 接地线

   接地线是指综合布线系统各种设备与接地母线 之间的连线)所有接地线均为铜质绝缘导线,其截 面应不小于4mm2。当综合布线系统采用屏蔽电缆布线时,信息插座的接地可利用电缆屏蔽层作为接地 线连至每层的配线柜。若综合布线的电缆采用穿钢 管或金属线糟敷设时,钢管或金属线糟应保持连续的电气连接,并应在两端具有良好的接地。

   2.接地母线(层接地端子)

   接地母线是水平布线于系统接地线的公用中心连接点。

   每一层的楼层配线柜应与本楼层接地母线相焊 接与接地母线同一配线间的所有综合布线用的金 属架及接地干线均应与该接地母线相焊接。接地母 线应为铜母线,其最小尺寸为6mm厚×50m宽,长 度视工程实际需要来确定。接地母线应尽量采用电 镀锡以减小接触电阻,如不是电镀,则在将导线固定到母线之前,须对母线进行清理。

   3.接地干线

   接地干线是由总接地母线引出,连接所有接地 母线的接地导线。

   在进行接地干线的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建筑物 的结构形式,建筑物的大小以及综合布线的路由与 空间配置,并与综合布线电缆干线的敷设相协调。 接地干线应安装在不受物理和机械损伤的保护处,建筑物内的水管及金属电缆屏蔽层不能作为接地干 线使用。当建筑物中使用两个或多个垂直接地干线 时,垂直接地干线之间每隔三层及顶层需用与接地 干线等截面的绝缘导线相焊接。接地干线应为绝缘铜芯导线,最小截面应不小于16mm2。当在接地干 线上,其接地电位差大于1Vrm·S(有效值)时,楼层配线间应单独用接地干线接至主接地母线。

   4.主接地母线(总接地端子)

   一般情况下,每栋建筑物有一个主接地母线。 主接地母线作为综合布线接地系统中接地干线及设 备接地线的转接点,其理想位置宜设于外线引入间 或建筑配线间。主接地母线应布置在直线路径上,同时考虑从保护器到主接地母线的焊接导线不宣过 长。接地引入线。接地干线。直流配电屏接地线。 外线引入间的所有接地线。以及与主接地母线同一 配线间的所有综合布线用的金属架均应与主接地母线良好焊接。当外线引入电缆配有屏蔽或穿金属保 护管时,此屏蔽和金属管应焊接至主接地母线。主 接地母线应采用铜母线,其最小截面尺寸为6mm调 100mm,长度可视工程实际需要而定。和接地母线 相同,主接地母线也应尽量采用电镀锡以减小接触电阻。如不是电镀,则主接地母线在固定到导线前 必须进行清理。

   5.接地引入线

   接地引入线指主接地母线与接地体之间的接地 连接线,宜采用40mm ×mm或50min×mm的镀锌扁 钢。接地引入线应作绝缘防腐处理,在其出土部位 应有防机械损伤措施,且不宜与暖气管道同沟布放。

   6.接地体

   接地体分自然接地体和人工接地体两种。当综 合布线采用单独接地系统时,接地体一般采用人工 接地体,并应满足以下条件:

  (1)距离工频低压交流供电系统的接地体不宣 小于10m。

  (2)距离建筑物防雷系统的接地体不应小于 2m。

  (3)接地电阻不应大于40。 当综合布线采用联合接地系统时,接地体一般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网作为自然接地体,其接地 电阻应小于1∩。在实际应用中通常采用联合接地 系统,这是因为与前者相比,联合接地方式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优点:

  (1)当建筑物遭受雷击时,楼层内各点电位分 布比较均匀,工作人员及设备的安全能得到较好的 保障。同时,大楼的框架结构对中波电磁场能提供 10~40dB的屏蔽效果。

  (2)容易获得较小的接地电阻。

  (3)可以节约金属材料,占地少。

2.进行综合布线系统的接地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综合市线系统采用屏蔽措施时,所有屏蔽层应保持连续性,并应注意保证导线间相对位置不变。屏蔽层的配线设备(FD或BD)端应接地,用户(终端设备)端视具体情况直接地,两端的接地 :应尽量连接至同一接地体。当接地系统中存在两个,不同的接地体时,其接地电位差应不大于1Vr.m.S (有效值)。
  2.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内部容易受到雷击。电源碰地,电源感应电势或地电势上浮等 外界因素的影响时,必须采用保护器。

  3.当线路处于以下任何一种危险环境中时,应对其进行过压过流保护:

  (1)雷击引起的危险影响。

  (2)工作电压超过250V的电源线路碰地;

  (3)地电势上升到250V以上而引起的电源故障;

  (4)交流50HZ感应电压超过250V。

   4.综合布线系统的过压保护宜选用气体放电管 保护器。固为气体放电管保护器的陶瓷外壳内密封 有两个电极,其问有放电间隙,并充有惰性气体。当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超过250V交流电源或 700V雷电浪涌电压时,气体放电管开始出现电弧,为导体和地电极之间提供了一条导电通路。

   5.综合布线系统的过流保护宜选用能够自复的保护器。由于电缆上可能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电压, 如果连接设备为其提供了对地的低阻通路,则不足以使过压保护器动作,而其产生的电流却可能损坏设备或引起着火。例如:20V电力线可能不足以使 过压保护器放电,但有可能产生大电流进入设备内部造成破坏,因此在采用过压保护的同时必须采用过流保护。要求采用能自复的过流保护器,主要是为了方便维护。

综合布线系统工程测试
***** 双绞线缆传输测试 *****
1. 线缆传输的验证测试
施工中常见的连接故障是:电缆标签错、连接开路、双绞电缆接线图错(包括:错对、极性接反、串绕)以及短路。
(1) 开路、短路:在施工时由于安装工具或接线技巧问题以及墙内穿线技术问题,会产生这类故障;
(2) 反接:同一对线在两端针位接反,如一端为1-2,另一端为2-1;
(3) 错对:将一对线接到另一端的另一对线上,比如一端是1-2,另一端接在4-5针上。最典型的错误就是打线时混用T568A与T568B的色标。
(4) 串绕:就是将原来的两对线分别拆开而又重新组成新的线对。因为出现这种故障时,端对端连通性是好的,所以万用表这类工具检查不出来,只有用专用的电缆测试仪才能检查出来。由于串绕使相关的线对没有扭结,在线对间信号通过时会产生很高的近端串绕(NEXT)。
2. 线缆传输的认证测试
(1)认证测试标准:
EIA/TIA 568A《商业建筑电信布线标准》
TSB-67 《现场测试非屏蔽双绞电缆布线测试传输性能技术规范》
ISO/IEC 11801:1995(E) 国际布线标准
(2)认证测试模型
为了测试UTP布线系统,水平连接应包含信息插座/连接器、转换点、90米UTP(第三至五类)、一个包括两个接线块或插口的交接器件和总长10米的接插线。下图标明这些部件的关系:
两种连接配置用于测试目的。基本连接包括分布电缆、信息插座/连接器或转换点及一个水平交接部件。这是连接的固定部分。信道连接包括基本连接和安装的设备、用户和交接跨接电缆。

TSB-67规定了一种连接的可允许的最差衰减和串扰。下表标明基本连接和信道连接两者的衰减和串扰限制。
(3)认证测试参数:
a.接线图(Wire Map):
这一测试是确认链路的连接,即确认链路导线的线对正确而且不能产生任何串绕(Split Paires)。
正确的接线图要求端到端相应的针连接是:1对1, 2对2,3对3, 4对4, 5对5, 6对6, 7对7, 8对8。
b.链路长度(Lenght)
如果线缆长度超过指标(如100米),则信号衰减较大
c.衰减(Attenuation)
衰减是沿链路的信号损失度量。现场测试设备应测量出安装的每一对线的衰减最严重情况,并且通过将衰减最大值与衰减允许值比较后,给出合格(Pass)或不合格(Fail)的结论。
d.近端串扰(NEXT)损耗
NEXT损耗是测量一条UTP链路中从一对线到另一对线的信号耦合,是UTP链路的一个关键的性能指标。在一条典型的四对UTP链路上测试NEXT值,需要在每一对线之间测试,即:12/36, 12/45, 12/78, 36/45, 36/78, 45/78。
e.特性阻抗(Impedance)
包括电阻及频率自1~100MHz间的电感抗及电容抗,它与一对电线之间的距离及绝缘体的电气特性有关。
(4)解决测试错误的方法
a. 近端串绕未通过:
· 近端连接点卡接不良;
· 远端连接点短路;
· 电缆线对扭绞不良;
· 外部干扰源影响;
· 电缆和连接硬件性能问题或不是同一类产品;
· 电缆的端接质量问题
b.率减未通过:
· 长度过长;
· 现场温度过高;
· 连接点卡接不良;
· 电缆和连接硬件性能问题或不是同一类产品;
· 电缆的端接质量问题。
c.接线图未通过:
· 两端的接头有短路、断路、交叉、破裂;
· 跨接错误(某些网络特意需要发送端和接收端跨接,当为这些网络构筑测试链路时,由于设备线路的跨接,测试接线图会出现交叉)。
d.长度未通过:
· 测试仪标称传播相速度设置不正确,可用已知的电缆确定并重新校准标称传播相速度;
· 实际长度过长;
· 开路或短路;
· 设备连接及跨接线的总长度过长。
e. 测试仪:
· 测试仪不启动,可更换电池或充电;
· 测试仪不能工作或不能进行远端校准。应确保两台测试仪都能启动并电池充足,测试仪连接正常;
· 测试仪设置为不正确的电缆类型或不正确的链路结构;
· 测试仪不能存储自动测试结果:确认所选测试结果的名字是唯一的,或检查可使用的自由内存的容量。
***** 光纤传输通道测试 *****
1. 光纤测量参数
(1)光纤的连续性
进行连续性测量时,通常是把红色激光、发光二极管或者其他可见光注入光纤,并在光纤的末端监视光的输出。如果在光纤中有断裂或其他的不连续点,在光纤输出端的光功率就会减少或者根本没有光输出。
光通过光纤传输后,功率的率减大小也能表示出光纤的传导性能。如果光纤的率减太大,则系统也不能正常工作。光功率计和光源是进行光纤传输特性测量的一般设备。
(2)光纤的率减
光纤的率减主要是由光纤本身的固有吸收和散射造成的。率减系数应在许多波长上进行测量,因此选择单色仪作为光源,也可以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多模光纤的测试源。
(3)光纤的带宽
带宽是光纤传输系统中重要参数之一,带宽越宽,信息传输速率就越高。
在大多数的多模系统中,都采用发光二极管作为光源,光源本身也会影响带宽。这是因为这些发光二极管光源的频谱分布很宽,其中长波长的光比短波长的光传播速度要快。这种光传播速度的差别就是色散,它会导致光脉冲在传输后被展宽。
2.光纤测试仪的组成
(1)主机:
包括一个检波器、光源模块(OSM)借口、发送和接收电路及供电电源。主机可独立作为光功率计使用。

(2)光源模块(OSM):
包含有发光二极管(LED),在660、780、820、850、870、1300或1550nm波长上作为测量光率减/损耗的光源,每一模块在自己的波长上发出能量。
(3)光纤连接适配器:
允许连接一个Biconic,ST,SC或其他公用的光纤连接器至938A主机。对每一个端口(输入和输出)要求一个适配器。
(4)AC电源适配器
当由AC电源给主机供电时,AC适配器不对主机的可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如果使用可充电电池,须由外部AC电源对电池进行充电。
3.光纤测试步骤
(1)测试光纤链路所需的硬件
·两个光纤损耗测试仪(OLTS)测试光纤传输损耗;
·为使在两个地点进行测试的操作员之间嫩够通话,需要无线电话;
·4条光纤跳线,用来建立测试仪和光纤链路之间的连接;
·红外线显示器,用来确定光能量是否存在;
·眼睛(测试人员必须戴上眼睛)。
(2)光纤链路损耗的测试步骤:
·按测试仪提供的指令设置测试设备;
·OLTS调零:用来消除能级偏移量,当测试非常低的光能级时,不调零则会引起很大的误差,调零还能消除跳线的损耗。
(3)按ZERO SET按钮
· 按住ZERO SET按钮1秒以上,等待20秒的时间来完成校准
(4)测试光纤链路中的损耗(位置B到位置A方向上的损耗):
· 在位置A 的检波器插座(IN插口)处断开跳线S1,并把S1连接到被测的光纤链路上;
· 在位置B 的检波器插座(IN插口)处断开跳线S2;
· 在位置B 的检波器插座(输入端口)与被测光纤通路的位置B末端之间用另一条光纤跳线连接起来;
· 在位置B处的测试仪上测试A到B方向上的损耗。
(5)测试光纤链路中的损耗(位置B到位置A方向上的损耗):
· 在位置B的光纤链路处将跳线D2断开;
· 将跳线S2(位置B处)连接到光纤链路上;
· 从位置A处将跳线S1从光纤链路上断开;
· 用另一条跳线D1将位置A处的检波器插座(IN端口)与位置A处的光纤链路连接起来;
· 在位置A处的测试仪上测试出B到A方向上的损耗(6)计算光纤链路上的传输损耗:
计算光纤链路上的传输损耗,然后将数据认真地记录下来。
平均损耗 = [ 损耗(A到B方向)+ 损耗(B到A方向)] / 2
(7)记录所有的数据:

当一条光纤链路建立好后,测试的是光纤链路的初始损耗,要认真地将安装系统时所测试的初始损耗记录下来。以后某条光纤链路工作不正常而要进行测试时,测试值要与最初测试的损耗值比较。若高于最初测试的损耗值,则表明存在问题。
(8)重复此过程:

如果测出的数据高于最初记录的损耗值,那么要对所有的光纤连接器进行清洗。此外,测试人员还要检查对设备的操作是否正确,并检查测试跳线连接条件。
如果重复出现较高的损耗值,那么就要检查光纤链路上有没有不合格的接续、损耗的连接器、被压住的光纤等。
职能建筑的防雷保护
关键词 感应雷 引下线 综合布线系统 屏蔽层 光缆
近年来,智能建筑方兴未艾。智能建筑内多包含有大量的电子设备与计算机系统,这些电子设备与计算机系统通常属于耐电压等级低,防干扰要求高的弱电设备,最怕受到雷击。普通建筑物防雷保护的避雷装置引入了强大的雷电流通过引下线入地,在附近空间产生了强大的电磁场变化,会在相邻的导线(包括电源线和信号线)上感应出雷电过电压,因此普通建筑物的防雷系统不但不能保护这些电子设备与计算机系统,反而可能会引入雷电。因此,智能建筑的防雷保护成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雷电波入侵智能建筑的形式有两种,一种是直击雷,另一种是感应雷。一般来说,直击雷击中智能楼宇内的电子设备的可能性很小,通常不必安装防护直击雷的设备。感应雷即是由雷闪电流产生的强大电磁场变化与导体感应出的过电压,过电流形成雷击。感应雷入侵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主要有以下三条途径:(1)雷电的地电位反击电压通过接地体入侵。(2)由交流供电电源线路入侵。(3)由通信信号线路入侵。不管是通过哪种形式,哪种途径入侵,都会使电子设备及计算机系统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或严重干扰。
  智能大厦一般均为一类建筑,应建立综合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1Ω。在楼顶设计由避雷带,避雷针或混合组成的接闪器,利用钢柱或立柱内钢筋作为防雷引下线,并与建筑物的基础钢筋、梁柱钢筋、金属框架连接起来,形成闭合良好的法拉第笼,建筑内竖向金属管道应每三层与圈梁的均压环相连,均压环应与防雷装置专设引下线相连。当建筑物超过30m高时,应将30m及以上部分外墙上的栏杆,金属门窗等较大金属物直接或通过金属门窗埋铁与防雷装置连接。智能大厦内各种交流、直流设备众多,线路纵横交错,应将建筑物内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工作地、防雷接地与建筑物法拉第笼良好连接,形成一个等电位体,避免接地线之间存在电位差,以消除感应过电压产生的原因。

  为了避免雷电由交流供电电源线路入侵,可在大厦的变配电所的高压柜内的各相安装避雷器作为第一级保护,在低压柜内安装阀门式防雷装置作为第二级保护,以防止雷电侵入大厦的配电系统。为谨慎起见,可在大厦各层的供电配电箱中安装电源避雷器作为第三级保护,并将配电箱的金属外壳与大厦的防雷接地系统可靠连接。
  智能大厦内的通信线路多由综合布线系统担当。综合布线系统由六个子系统组成:1建筑群子系统。2设备间子系统。3管理子系统。4垂直干线子系统。5水平干线子系统。6工作区子系统。我们下面分析一下对综合布线系统的防雷保护。
  (1)建筑群子系统:由连接两个及以上建筑物之间的缆线和配线设备组成。若采用光缆作为建筑物间网络连接介质,不需要安装避雷器,甚至可以架空铺设。若采用双绞线,则必须穿管埋地敷设。进入建筑后,采用双绞线敷设时,导线必须单独敷设在弱电金属桥架或金属管道内。金属桥架和金属管道与综合接地系统良好连接,充当导线的屏蔽层,不能与强电导线共用强电金属桥架或强电金属管道。
  (2)
设备间子系统:由进线设备,程控交换机、计算机等各种主机设备及其配线设备组成。它是布线系统最主要的管理区域,通常分为语音管理和数字管理两部分。语音设备管理区子系统连接大楼外的各种线路,经与垂直干线子系统跳接后,连通各语音管理子系统,为防雷电破坏应安装通信避雷柜作为通信线路的第一级防雷措施。连接进出大楼的大对数通信电缆必须埋地敷设,以防进出大楼的通信线路引人的感应雷。数据设备管理子系统即是计算机网络核心设备,是采用大对数双绞电缆作为传输主干缆。需要在机柜中安装计算机网络防雷器,作为计算机网络的第一级防雷措施。若采用光缆作为计算机网络主干线,则绝对避免了雷电影响,是最好的防雷措施。

  (3)管理子系统:设置在各层配线间,由配线设备、输入/输出设备等组成。管理子系统也分为数据和语音两部分。语音部分采用BIX安装架固定在墙面上。由接线板,绕线环等组成,需要安装信号避雷器作为通信线路的第二级防雷措施。数据部分采用双绞线作为垂直主干线,也需要在机柜中安装信号避雷器作为计算机网络的第二级防雷措施,防护由于引下线泄放雷电流而形成的电磁场突变所产生的感应雷。
  (4)垂直干线子系统:由设备间的配线设备和跳线设备以及设备间至各楼层配线间的连接电缆组成。分为语音主干线和数据主干线两部分。语音主干线按照程控交换机和电信系统的标准和做法,采用屏蔽大对数双绞电缆,因为已在管理区子系统安装了信号避雷器,所以这部分一般不需要再装防雷设备。数据主干线如采用大对数双绞电缆作为数据传输主干缆,因为已在管理区子系统安装了信号避雷器,所以一般也不需要在这部分再安装防雷设备。如采用光缆作为计算机网络主干线,则绝对避免了由于引下线泄放雷电流而形成的电磁场突变产生的感应雷,是最好的防雷措施。
  (5)
水平干线子系统:由连接管理子系统至工作区子系统的水平布线及信息插座组成。数据点和语音点均采用双绞线敷设在金属桥架和金属管道内。由于金属桥架和金属管道与综合接地系统相连,形成了信号线路的屏蔽层。并且在管理子系统中,已设置防雷保护装置,所以在水平干线子系统中不必再加装防雷装置。

  (6)工作区子系统:由连接在信息插座上的各种设备组成。连接计算机网络的数据点由于在管理子系统中已采取了防雷措施,所以在工作区子系统一般不需要再加装防雷设施,若需要利用调制解调器通过语音点连接计算机,由于语音线路与外线连接,则有必要安装信号避雷器,作为末级防雷措施。
  随着智能化技术的日趋完善以及智能建筑在我国的不断普及,智能建筑的防雷保护技术也将不断得到发展。

------转自千家论坛

0

主题

3

回帖

6

积分

注册会员

积分
6

专家勋章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08-2-19 14:15 | 显示全部楼层
看了很有帮助 谢谢发帖

0

主题

134

回帖

916

积分

高级会员

积分
916

专家勋章版主勋章

发表于 2008-4-25 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努力学习增强自己的专业素质

0

主题

1781

回帖

8万

积分

钻石会员

积分
84000

专家勋章版主勋章

QQ
发表于 2009-2-18 00:49 | 显示全部楼层
多谢楼主贡献!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
请用微信扫一扫,关注音响设计网创始人直播

QQ|手机版|Archiver|XYCAD中国音响设计网 ( 京ICP备14030947号 )点击这里与XYCAD官方实时沟通

GMT+8, 2024-12-22 21:28 , Processed in 0.147883 second(s), 3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