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只有注册或登录才能下载更有用的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大秦古韵》改戏曲 《丝绸之路》梦成真
有一个节目,是关于中国文字的,也就是《活字模》,这个节目的艰辛,令人流泪。
它所表现的也是中国人给世界的礼物,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想表现这个,但谁也不知道怎么演。于是,我们决定制作活字模,这也是整个开幕式制作的第一个道具,它的目的就是用人来展现文字。但是,道具是什么样子,真的很难说。
姜刚编导说:“以前是靠人体表演,靠人体展示,人举道具,这次完全是道具本身的审美,和创作的审美,和组合的审美,跟以往表演截然不同。”
难度还在大家要组合表演,要考虑一两千演员搭配。韩立勋是设计师,的确吃了不少苦,首先就是道具很辛苦,一开始做了一个,但张继钢导演看了后,直接就说这简直就是粗制滥造,拿到世界上就丢人,这关系到中华民族的尊严,你不在乎,我还在乎呢。这些话,刺痛了韩立勋。韩立勋哭着说,我就是自己掏钱,也要做出来。后来做出了一个,但大家说看不懂,当时的道具数量有二三十个。说实话,韩立勋快崩溃了。张继钢说,要是做不出来,就放弃,因为不能将开幕式当儿戏。“要是没有30遍,你休想过关!”张继钢的话语铿锵有力。
虽然有了这样的心理准备,但第一次的失败还是让韩立勋有些措手不及,甚至是难以接受。字模设计是整个团队的第一个试验,韩立勋希望能够借此给整个开幕式道具的设计工作树立一个标杆,一个榜样,但结果却与他的愿望恰恰相反。采用液压管套管设计模式的第一套方案收获了一次彻底的失败。
张继钢说:“面对一个难题在一定时间内我解决不了的时候,我觉得孤独、无助,不知道如何是好。”“无助”只能是表达给自己的一种感受,第二天他还要打起精神来,继续战斗。就是这样坚持着,艰难地前行着,他们在这筹备的几年中,每一次喜悦和激动都来自于那么一点点新,一点点奇。
此刻,张艺谋就鼓励韩立勋,没关系,你再找一找专家,落实一下这个道具问题,争取还是上这个节目。终于有一天,韩立勋把道具制作成功,得到了张继刚导演的认可,韩立勋像孩子一样激动。有小半年的时间来设计这个道具,一共设计了几十个版本,这是第一个道具,终于成功了。
它所体现出来的是诸子百家文化,人们读《论语》,并配乐。这个表演才短短几分钟,但每个动作都不同。最终,这个节目演员减少到897人。每个演员要记380个动作,动作不同,而且是一对一,后备演员不多。要知道,每个后备演员,要记住七八百个动作,但开幕式当天他们没有机会登场。
演员非常艰辛,很不容易。演员在模子里面行动很难,身高1.70米的人就得弯着腰,还要有力量,因为他们还要举起模子,里面的套管也改成剪刀叉了,这样会更加稳固,举起来也踏实。演员要不断地表演各种造型,比如和平的“和”字,还有波浪与长城。
其实,这个创意也是一个巧合。张艺谋借助了国外的一些经验,有一次他们在办公室里观看了一个录像,就是通过人摆造型与文字,觉得很有趣,也很有创造性,将人文精神体现得淋漓尽致。《活字模》的确是一个亮点,在几次彩排中,由于受到观众的喜爱,张艺谋决定在开幕式上给演员们10秒向大家挥手致意的时间。
“活字模百分之百出彩,只要那天别开窟窿,我把话撂这”。张艺谋说道。
《中华礼乐》几乎踩高跷
这个节目是由官美华负责,这个节目其实变化挺多的,音乐拿到得也最晚,整套节目改动也很大,期间还取消了一大块,后来龙柱救了阵,但演员在上面仿佛在踩高跷。
原来叫《古朝盛世》,用来展现中国的历史,选择的是宫殿,后来因技术原因,宫殿没成型,只是模型阶段。后来,张艺谋总觉得所表达的中国历史似乎找不到合适的立脚点,要表达的历史太大,不够具体,表达哪段历史呢,这真是很头疼的事情,这个方案最后被取消了。
有趣的是,编导决定用一个龙柱来震撼人心。这是一个升降柱,重量为一吨,13米高,柱子顶端有演员表演。我问他,你害怕吗,他回答很害怕,根本不敢站起来,有时候柱子还晃。那我问,你是否害怕掉下来,他却说不是,而是希望别和柱子一起倒下来。他的右脚是固定的,一只脚要舞蹈,在直径一米的圆柱上表演,人身上有保险绳。
后来,我试了一下,登上了2米高的柱子,这个柱子还没升起来,但我蹲在上面,的确感到很害怕,这个时候我才能感到他有多害怕,因为实在太高了,真是不敢想像。即便是这个创意,也几乎被取消,因为柱子太高,人太小,就是害怕别人看不清楚,观众离他太远了,后来这个节目还是保留了下来,套管支撑着柱子升起来。除了他一个人在柱子上表演之外,下面还有不少演员,演出服装选择了唐朝服装,目的就是表现辉煌。
演员的化妆要求很高,那就是要快。她们就动脑子,用铁丝卷成一个唇的形状,贴上红贴,一按就行,人就排队按,化妆盒子粘在护腕上。女演员原来有300人,后来加到600人,动作也在改变。记得6月底时,我问官老师,她说基本上确定了,没什么大改了。但是,没想到整个音乐都变化了。5分钟的音乐,7月16日彩排后,整体都改变了,要知道,1分钟的改变就是颠覆性改变。
《大秦古韵》改戏曲
开幕式有一个节目是戏曲,原来这是一个叫《大秦古韵》的节目,其中包括秦腔和皮影,但后来因为道具原因,这个节目被取消了,但一些细节还是挺感人的。
关于大西北,张艺谋似乎有一种情缘,他觉得前面的内容有些绅士,那么后面应该有民间的一些东西,而秦腔就是属于这个范畴,当然还有皮影。很多人都喜欢看皮影,那就制作了高七八米的皮影造型,内容是表演兵马俑,这个节目的编导是张伟东。
大皮影有灯光,不过在彩排时,皮影造型有的胳膊不亮,有的腿也不亮,一旦在开幕式上出现这个失误,那还不如干脆取消这个节目。还有一种看法,就是大皮影不太像中国人的造型,最终这个节目还是被取消了,秦腔也就没有了。皮影的导演张伟东和近千名演员一年的酸甜苦辣可能就此戛然而止。
从推开这个办公室的门开始,我就觉得里面的气氛是凝重的。也许因为和他们相处时间长了,体会过他们的辛苦和无奈,我知道取消皮影的消息后,面对张伟东,我也会觉得不自在,不知道用什么语言来安慰,反而是舞蹈学院的孩子来安慰他。
他回到办公室,手里拿了一张7月16日彩排时拍摄的一张照片,迟迟没有放下,我想他怎么也想不到带妆彩排会成为皮影在鸟巢的最后一场表演,心中难言的痛只有他自己能够体会。
这个节目,就是大家最后看到的戏曲,京剧是国粹,其实这也是大家能够接受的表演。
《丝绸之路》梦想成真
《丝绸之路》改变的内容很多,不过沙漠中的丝路和海上的丝路还是很好地融合到了一起。
沙漠就是一张纸,女演员在上面跳舞,要表现古代丝绸之路的韵味,就要想一些办法,纸张上面被照上黄光,这样更像沙漠。2006年多哈亚运会开幕式上有真骆驼,我们觉得人家用过了,后来决定用假骆驼,但又一想,用假骆驼还不如不用,这个想法就被取消了。至于陆上丝路怎么表现,张继刚导演说:“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似与不似之间。”不是沙漠就必须用骆驼,也不必用真沙子,创作一个意境美挺好。各国使节从地藏里走出来,道具是驼铃。
海上丝路是《郑和下西洋》,用船桨组成画卷,船桨组合在一起,上面是一条船。桨要表现出浪花等内容,起先桨上投影被取消了。船桨是纱的颜色,感觉效果不好,最后决定用工笔重彩形式,看到了船的画面。这个节目难度大的一面,还有演员用的桨风阻很大。这个节目的编导是一个朝鲜族人,叫金美花。由于动作一直在改变,演员都有些坚持不了了。金美花很会跳朝鲜舞,每次演员很疲惫时,金美花就会给大家跳舞,让大家心情愉快,等待大家情绪高兴了,才能拍摄。也难怪,演员服装要有几层,帽子是海绵,夏天时汗水特别多,人感觉特别热。
(北京晚报 08-0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