侠客系列音响,稀客出品,小型演出的最佳选择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查看: 1399|回复: 1

教你怎样识别好音响

[复制链接]

0

主题

37

回帖

2347

积分

银牌会员

积分
2347

专家勋章版主勋章

QQ
发表于 2009-8-1 10: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涉及音响灯光机械视频方案从此不求人,秒拿预算!

亲,只有注册或登录才能下载更有用的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一台功放的音质优劣表现,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有时是预热不够,有时是搭配错误,甚至是因不同空间环境造成。若单纯就器材而言,电路设计、组件选用、机箱材质…等,也会造成各厂牌功放有不同的表现。 机器愈重愈好声? 君子不重则不威,虽然此重非彼重,但用在音响上似乎有些道理。有人购买器材前会先捻捻份量,Kg数低的就不考虑。如何让机器重?机箱和变压器是两大要件。Hi-End机常用铝质机箱,一是阳极处理(高污染)比较漂亮,二是不导磁;或是面板用铝材,其它部份用铁材。真要比重量,一定的体积,铁比铝重得多,而且铁箱的处理(通常是烤漆,少部份是镀铬),较不污染,费用比铝箱便宜。但就是因为有「不导磁」这个特点,铝质机箱还是到处可见。 前级功放比较轻,因为没有大散热片,而且电源变压器功率容量也不大,所以很少有超重量前级功放。后级功放就不同,因输出功率高,所以电源变压器大,再加上滤波电容及两侧宽宽厚厚的散热片,就真的很雄壮威武了。 输出功率相同,但品牌不同的两台后级重量必然不等。有些设计师很注重电源变压器的功率容量,常安排在输出功率的六倍以上。例如100W输出的单声道后级,欧美机器至少会采用600W,甚至800W大火牛。日制功放就绝对不会如此费工增本,同样的机器,最多只用400W变压器。一来一往差了200~400W,重量当然不同。 滤波电容也是要素之一,大体积电容俗称大水塘,其份量自然比小水塘足。纯A类后级更是免不了巨型散热片,再加上大变压器、大水塘,自然就是威武真君子。千万不要忽略小功率电子管机,单端输出立体声300B虽然只有7W×2,但它多出两只输出奥斗,若再算上choke及铁箱,几乎一定比60W×2晶体机还重。 铜箱也不导磁,遮蔽特性也优于铝箱,重量更是让人尊敬三分。但铜板的不氧化处理很困难,若是电镀,就会失去铜的特性。故你看日制高级机,铜板或镀铜板常隐藏在机箱内部,绝对不能电镀,甚至涂上防焊油墨都不可以,一定要维持铜的「真面目」。笔者制作的机箱,都是全铝式,没有铁板。 被动式前级既无大火牛也无大水塘,故份量最轻,有时旋转波段开关,机箱还会跟着晃动。增重之法,是加上铜板或铅块。别怀疑,确实有人这么做。机器重,有时一个人抬不动,楼上楼下若无电梯,还可顺便锻练身子骨。它的声音好不好是其次,但摆在家里很让人放心,不会有小偷得走它。 环形、R-core及EI变压器 若说功放是整组音响系统的心脏,那电源变压器绝对是功放的心脏。早期的变压器都是EI式,后来逐渐有R-core、Cut-core双C式,现在则是环形torodial变压器的天下。有人误以为**不会制造Cut-core变压器,其实十五年前国内就曾生产并外销过,笔者也采用过。只是工厂后来全力生产环形变压器,故知道的人并不多,特别是资历较浅的音响迷或制造商。由于Cut-core变压器制造厂商纷纷转向生产环形变压器,因此订制Cut-core变压器的数量要很大。这是因为卷制铁蕊的厂商愈来愈少,据说北部地区只有一家。 EI变压器有空气隙air gap,易造成高磁阻,使密集磁束容易外泄,R-core铁心就能消除空气隙。环形更理想,不仅损耗低、效率高,体型也比较小,故Hi-End机差不多都采用环形变压器。你可以不喜欢环形,但必得承认它是目前晶体机的主流。不过环形也非零缺点,它的「抗磁饱和力」较低,故容易引发高频干扰;若从另一个角度说,环形变压器对交流市纯净度要求较高。因此许多环形变压器都外加隔离金属罩,或是将它独立装箱避免干扰。 在香港,曾有人做过这种实验,故意将环形变压器的金属外罩拿掉,发现功放的音质有明显改变,拿掉前声音比较平淡,拿掉后声音比较鲜活;实验机种是美国Mark Levinson No.23后级。 变压器在工作时会振动、会发热,若异常发热就非好现象。但要先确定热源何在,以免冤枉好人,例如有时是因机箱传热所致。环形变压器的振动相当出名,甚至十数万元的进口机,如Audio Research、Aragon,一公尺外都能听到变压器振动哼声。消费者的态度是:振动声理应没有,即便无法消除,此振动声绝不可被放大电路捡拾,再经由喇叭散发出来。 输出变压器和电源变压器不同,电源变压器没有阻抗的要求,输出变压器却有。电子管输出变压器,特别是单端输出,几乎都采用EI形,因EI有空气隙。所以管机的世界,仍以EI变压器为主流。 前述环形变压器对AC电源的纯净度要求较高,要如何量测府上AC电是否干净?三用电表是量电压,完全无意义。至少要用示波器观察AC电压60Hz的正弦波波形有无失真?相信我,在729大停电过后,应该都会有不小的失真。 电流设定与工作类别 请务必建立负载load的观念。不考虑线材,前级的负载是后级,后级的负载是喇叭。前级驱动后级,后级驱动喇叭,都要送出足够的电压。前级要提供多少电压才足以驱动后级?大约2V就可让后级满功率输出,绝少会超过3V,夸张一点,就说4V好了。后级是高阻抗输入,有多高?一般都设定在47K左右,再与前级输出阻抗并联,也有23.5K(电阻并联阻值降低,串联则阻值增加)。我们可以想象,将4V电压接到一只23.5KΩ(欧姆)电阻上,那流过此电阻的电流就是4V/23.5K=0.17mA(I,电流,A,安培)。依照A类的条件,必需是峰值电流的一半,故0.17mA×1.414÷2=0.12mA;写成纯中文就是:零点一二毫安。 1A=1000mA,所以0.12mA的电流太低了,甚至1mA都还不到,因此胡乱设计,前级也都是A类的。Pass的后级最近颇受好评,但它的输入阻抗只有10K,与前级输出阻抗47K并联,也有8.2K,依欧姆定律计算,4V/8.2K=0.49mA,所以纯A类的条件也不超过0.35mA。 但实际设计时,不到1mA的电流是不行的,因为晶体管可能会因电流太低根本无法导通,晶体不导通就不能正常工作,故前级功放可以说都是超-超A类。 你一定注意到前级功放从未标示输出功率,因为无此必要,但却会注明最大输出电压。前级的输出是电压,这与后级大不相同,后级的输出是瓦--W(V×A)。于是当后级接上喇叭,问题就多了,因为不单是阻抗,还受效率高低的影响。现在暂且拋开效率因素,我们只谈阻抗。为方便说明,以单声道机种为例。若是200W输出,就表示接上8Ω喇叭时,功放最高会送出40V不切割电压,40V/8Ω=5A,故5A×40V=200W;倒过来算,也可以知道200W的输出电流是5A。 假设喇叭阻抗由8Ω降至4Ω,40V/4Ω=10A,而10A×40V=400W!你看虽然功放还是同一台,但负载阻抗降低一半时,它的输出功率却提升一倍。但我们要关切的数字不是输出功率而是电流,由5A至10A,看似简单,却非每台后级皆能如此。再假设喇叭是2Ω,那输出电流会高至20A,若后级功放的电流驱动能力不足,就无法避免电压切割的产生。所以大电流功放就成为目前Hi-End机主流,甚至有些巨无霸进口机,8Ω负载300W,而低至1Ω负载,就有能力升至2400W! 喇叭阻抗降低有两种情形,一是换用阻抗不同的喇叭,一是同一只喇叭,在动作时随着频率改变阻抗,某些喇叭更是明显。请特别注意:功放的输出电流和功放的消耗电流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以前述功放为例,接4Ω喇叭输出电流是10A,但这台功放的消耗电流还不到2A。消耗电流是看AC电源这端,喇叭是后级功放的负载,后级则是电源插座的负载,消耗功率除上110V才是消耗电流。 输出电流大、消耗电流也大,百分之百不是电子管机,而是少数需要几个人才能抬的晶体管机。输出电流高,宜接用粗壮喇叭线以降低阻抗;消耗电流高,也不宜选用太细的电源线。同一台后级,在欧洲地区使用可以用较细的电源线,但卖到日本就应配粗电源线,因日本的交流市电是100V。或许你又说:电子管灯丝要吃很高的电流,所以很耗电。一支6922的灯丝电流要330mA,三支就接近1A,故管机变压器,灯丝电压是粗线,屏极电压是细线。正因灯丝电流高,所以管机电路板上灯丝电压铜箔要宽,否则有可能会引发哼声。 但电子管输出电流极低,还不是普通的低,常以mA做计算。而晶体管,只要是功率放大用,随便都有7A。由于喇叭是低阻抗负载,以电子学的立场言,电子管并不适合做后级。有人用250W管机推Dynaudio喇叭,但发现推不好,换成150W晶体后级就一切搞定,原因就是管机后级没有输出电流这种规格,它是电压控制组件。 再谈纯A类功放的电流设定,其条件也与「负载线」有关,比较通俗而实际的说法是:输出峰值电流的二分之一。比较学术性的说法是:在无讯号或讯号周期,屏流或集流360°均有电流。听起来似乎很简单,做起来却非易事,你得先解决散热的问题。 作者: 音乐传真 时间: 2005-9-7 12:15 有两个疑点可探讨,一是有没有纯A类线路?二是纯A类能否将失真彻底消除?以技术者自居,笔者常会说放大线路没有A类或AB类之分,当静态电流设定在峰值电流一半时就是A类,反之就不是A类。再以上述200W后级为例,8Ω负载输出电压是40V,输出峰值电压就是40V×1.414=56V,故输出峰值电流是56V/8Ω=7A,故A类之电流设定是3.5A。 不过是3.5A,看起来也没什么。但A类200W要施加约±75V的工作电压,3.5A×75V×2=525W!200W输出却超过500W消耗。 因电流大、热度高,所以A类后级一般都在50W输出左右,以免弄成庞然大物。AB类的电流设定就小得多,几乎都不到1A,热度方面也温和许多。但AB类偏流低,那也是指静态偏流或无讯号偏流,在工作时,其偏流也会随着输入讯号的增高及低频出现而上升,当无讯号输入时,偏流又会回到设定值。 A类可消除交越失真,设计妥当的AB类也有此功能。但功放的失真成分不只交越失真一种,因此A类也不是万灵丹。 现在的消费者愈来愈聪明,已经会问输出电流是多少?这很难准确的回答,有些进口机在说明书上印的数字是海阔天空。输出电流可经由实测知道,绝对不是将功率晶体的集极电流当成输出电流,这是欺骗。例如英国Audiolab 8000A综合功放,宣称输出电流17A,它是将2SA1494/C3858功率晶体的Pc当做输出电流,这是误导(欺骗?)消费者,最多只能宣称8.5A。 若不是大电流功放,接低阻抗喇叭会烧吗?可能性很低,在测试时,接低阻抗纯电阻可能会烧,但接喇叭却不太会,因喇叭是抗性负载。 B类功放就非常少见 在电子学上,效率甚高的B类放大是不适合音频功放使用,其输出级在无讯号时工作于截流点,因完全没有偏流,故绝对不发热,也绝对不振荡,但交越失真就不能避免。按理,音频功放是不会采B类设计,但曾经出现过,而且人人说好听。 此产品是英国制造,Naim的Nait综合机,设计者为了消除因交越失真引发的刺耳高频,只得将正常高频大量衰减---1KHz就开始衰减,牺牲高频细节换取永不发烫。此综合机也内置散热片,但纯为增加重量用。 很多满脑子只有A类的人,听到这台英国机器也都赞美好声,但却不知它是以B类工作。其实此机也有巧思,在其它部份用心甚多,将高频大量衰减,因此经常能以B类力搏A类。 单端、推挽及差动 通常我们谈论功放的电路结构,都是看输出端及输入端,特别是输出端。晶体功放输出结构,目前几乎都是SEPP-单端推挽,这是全对称式结构。而电子管后级,则是推挽及单端两大类。你可能会觉得奇怪,电子管的推挽和单端是两样东西,为何晶体管能够将单端和推挽搞在一起,成为一种电路结构?这就是晶体管和电子管先天性不同,晶体管有互补对称组件,电子管却没有。 电子管后级,特别是国产品,能看到的几乎都是单端single-end的天下。单端的输出功率低、频宽窄,但搭配高品质输出变压器,细节很丰富。单端的输出变压器要有空气隙,故环形不适用。推挽的功率较高,两端延伸较佳,但细节稍差。 Push-Pull推挽管机后级的输出变压器不需空气隙,但有人想到:若是推挽管机采用具空气隙的输出变压器不是两全其美?美国似乎也有这种产品上市。单端好,还是推挽好?只要设计得当都有好声,不良的设计都只会带来衰声。国外管机名厂,有的单端及推挽都做,有的只做推挽,甚至连超级管300B都不用,例如Audio Research。 晶体机原本都是单端推挽全对称式,但最近却有人吹绉一池春水,此人即是顶顶大名的尼耳颂?帕斯-Nelson Pass先生。Pass自组公司后,推出的前、后级都是单端输出放大,而且采用全MOS FET,线路结构也很简单,让很多管迷暗自欢喜,因为不但是单端,也是simple is the best。 单端频宽窄,不是随口说,而是可经由数学公式验证。至于线路的简单或复杂,也绝非简单就是美,或少只香炉少只鬼一句话带过,因绝大多数Hi-End机,其线路设计仍走复杂路子。Pass的高级机种不采单端,又走回差动放大结构就是明证。其实Pass单端MOS后级功放在美国上市已超过12年,但卖不出去。有位聪明人接手销售,他专挑管机打,十打九赢,所以很快就声名大噪。Pass后级与电子管后级相比,自然是赢面居多,但与Brumaster相比,就输一大截。Nelson Pass也很聪明,立刻放弃单端,走回全对称老路子。 输入结构,晶体机以单差动及双差动为主流,少部份采用推挽。自从John Curl首次在JC-2前级上采用FET单差动,往后FET单差动或FET双差动就被大家习用。 推挽输入很少人用,它是电流回授不是电压回授,频宽较宽,组件要严格挑选配对,否则问题百出。在**,只有笔者在用。推挽输入,并非正确名称,应该是「非差动式全对称输入」。电流回授频宽优于电压回授,没有共模失真,但设计困难度较高,故一般人不敢轻易尝试,笔者惯用全对称FET推挽输入。可能是笔者用此名词已有一段时间,故很多人也跟着用,将「推挽输入」也挂在嘴上。由于笔者常会公布线路,故最近似乎有国产厂商推出「FET推挽输入」前级上市销售。 一般常用的晶体管是bi-polar双极晶体管,它有NPN及PNP互补对称组件,场效应晶体管FET及金属氧化膜场效应晶体管MOS FET则有N-ch及P-ch互补对称组件,这是电子管完全不具有的特性。双差动是全对称互补放大,单差动就不是。有些设计者只用单差动而不用双差动,考虑主因是NPN及PNP的特性并非完全相同,Pass的单端功放,全采用N-ch的MOS FET,除配对容易外,也顾及P-ch的特性比较差。 精确的挑选配对非常重要,不论晶体管或电子管皆是如此。很多进口机的功率晶体配对非常随便,误差甚高。因精确配对很困难,为了降低成本,只好提高误差率。 音量衰减器的阻值及品质 前级功放具有音量调整功能,所采用的音量衰减器又位居讯号路径上,故对音质表现有直接的影响;大致上音量衰减器可分成传统旋转式、马达驱动式、电阻级进式及数字控制式几种。 旋转式音量以日本ALPS最多见,其材质是碳膜(或金属皮膜?),品质稳定价格也低廉,日本东京光音TKD及英国P&G则都是导电塑料式conductive plastic。导电塑料音量价格较高,英国P&G价钱更贵,一只音量衰减器有时可以买一台CD唱盘。欧美进口机常用一种白色小型音量衰减器,其材质是陶瓷,但也有导电塑料式,外观完全相同,得依型号辨认,美国Dale及法国Sfernice都有这种产品。马达驱动则是配合遥控,与材质无关,据笔者所知,好象只有ALPS生产马达带动式音量。 级进式音量是用波段加装电阻制成,音质优劣,除取决于电阻外,波段的段数更是重要。个人认为23段的级进式音量是个安慰剂,十多年前日本Sansui早就证明一定要71段以上才有实际效能,没71段至少也要49段。多年前,英国Hi-Fi News&RR杂志上有人做实验,以电阻分段式与P&G相比,结论是要128段才可以!我原本有这本杂志,由新庄搬到中和时搞丢了。 数字控制式音量已逐渐出现在高价位欧美机种上,它具有两个意义,一是数字控制精度大幅提高,二是即使纯听音乐不玩AV,遥控操作势必不能避免。 音量衰减器有阻值及曲线之分,用于音量大小调整,不论传统式、级进式或数字控制式,都应该是对数型,通常是A type。有些国产品故意用直线型B type做音量衰减,转一点角度音量就很大,让消费者误认功放推力十足,其实是音量在搞鬼。对数型A type在某些国家是S type,这并无统一标准。但音量衰减器如同相机的镜头,不要最大也不要最小,若转至中间附近位置,比较容易得到较好音质。 晶体机前级的音量衰减器,阻值都不会很高,大概在10K左右,其值与后级负载阻抗有关。日本YAMAHA曾发表过白皮书,声称音量衰减器阻值以8.2K为最佳,但此阻值势必要订制。电子管前级之音量衰减器,阻值比较高,有时高到100K以上。能不能用低一点阻值的音量?国内管机制造商虽多,据笔者了解,他们只是依照前人做法,根本不敢尝试低阻值音量衰减器,其实用10K绝无问题。 音量衰减器是可变电阻,阻值误差比固定电阻高出许多,大约是20%。立体声前级通常只采用一只两层式音量衰减器,此时就要考虑连动误差的精确度。阻值误差和连动误差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故以三用电表测音量阻值是毫无意义。连动误差以dB表示,一般品大约在3dB左右,高级品是1dB,若特别要求订制,可以降低到0.5dB。 连动误差高,在实际使用上会不会一声道声音大、一声道声音小?音量衰减器,左旋到底及右旋到底,这两段区域的连动误差最高,愈往中间位置转就愈平顺。向左旋,音量最小,但衰减率最高;向右旋,音量最大,衰减率最低。这两段状况很极端,应避免停留。所以「九点钟位置声音就很大」不是什么了不起的事,十一点钟位置才比较好声。 关于音量衰减器的阻值,虽然10K没问题,但考虑衰减量,我的看法已与以前不同,20K似乎比较理想。因为5K~10K的衰减量大约是70dB,20K~50K是80dB;衰减量应该不低于80dB。 平衡式输入的目的 Jeff Rowland曾发表过一篇文章,说明平衡式的好处,可消除共模失真,提高共模拒斥比CMRR。其实降低CMRR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施加稳压,或采用高阻抗恒流源,根本之道是不要采用差动放大以彻底消除共模放大。前述非差动式的推挽输入就不会产生共模放大,Jeff Rowland似乎也逐渐了解,在最top前级功放上,反而改用变压器做平衡式接续。 目前最流形的RCA端子,最被人垢病的是拔插时产生脉冲,以及高频响应不够,不适合数字及视频输出。但这几年RCA插头插座也进步许多,高级品都是铁弗龙teflon绝缘,电容量都比以往低,所以CD及DVD的同轴数字输出不一定非得采用BNC插座。但BNC及三端Cannon/XLR平衡式端子都可以锁或扣紧,比RCA接触确实。BNC插入时是负端先接,拔出时是正端先离,故不会产生脉冲。 平衡式接驳,除正相讯号及地端外,还要多出负相讯号。正相讯号是Hot,负相讯号是Cold,地讯号是GND。纯平衡式前级,其放大电路应有四组,每声道两组,此时音量衰减器为四联式。由于纯平衡式前级制作不易,故一般具平衡式端子的前级,常采用简单的反相电路,将正相讯号反转为负相讯号。不用反相电路,用变压器也可以,因此时是一比一传输,不需电压增益。但质优变压器不便宜,例如Jensen,比反相电路还贵许多。后级的平衡式输入有时音质不佳,主要的原因是未做阻抗修正,因为正确的阻抗补偿也非易事。但长距离传送,确实仍以平衡式讯号线接驳较佳。 恼人的哼声与嘶声 许多英国制功放,或是大多数电子管机,在无讯号输入时就会透过喇叭发出哼声或嘶声。这种多出来的声音理应避免,它绝对会对正常乐音造成不良影响,消费者应养成基本判断能力。方法是:先将CD唱盘电源切掉,将前级音量旋钮左旋到底,然后贴近喇叭听高音及低音单体有无异声发出,人耳距离喇叭25公分时应该听不到任何哼声及嘶声。可是喇叭效率有高有低,高效率喇叭自然丝声比较明显;也与环境噪音有关,用仪器实测比较准。 第二步,将前级音量慢慢右旋至最大,若哼声及丝声仍听不到,是优良品;若哼声及嘶声随着音量转动变大,就特别小心。有人一生伴随哼声听音乐,但听到的并非正确的music,自己却浑然不知,还到处吹嘘。 不仅哼声及嘶声,有些功放在切换讯源时还会因脉冲发出碰--的声音,这绝对是设计不良所导致。有些机器以继电器做切换,根据莫非定律,表示原设计可能有问题。或是输出端有直流,对喇叭或前级的音量衰减器都会造成伤害。美国PS Audio及英国Musical Fidelity在输出直流特性方面,表现很差─常有持续的直流输出。 大功率后级在开机时,常会因主滤波电容器瞬间充电让屋内电灯「暗」一下,有时也会带来电流冲击,而且开机、关机次数多,也容易烧毁电源开关,因此都有保护措施。少数前级功放未设电源开关,电源线接上就永远处于工作状态。此时千万不要以延长线来关机,那是很危险的。 低输入阻抗的优缺点 电子管及FET、MOS FET都是高阻抗组件,但与电路的输入阻抗无关。Pass单端采用MOS FET,但输入阻抗仅10KΩ,而Cello则高至1MΩ,1MΩ=1000KΩ。将输入阻抗压低,阿猫阿狗都会做,但将输入阻抗拉高,然后又不会出问题,就很困难。从纯技术观点来说,降低输入阻抗是保护自己,也就是说,若该机提高输入阻抗,放大器工作可能会不稳定;故以技术能力言,Cello优于Pass。 后级的输入阻抗低,前级会比较难推,但影响还不是很大,而且低输入阻抗后级也不多见。高输入阻抗,最明显的缺点是杂音大,若能做到完全没有noise,那就是本事高。 电源分离及电池供电 进口高价前级功放,差不多都是两件式,多出来的就是电源供应机箱。由稳压电路到放大电路的联机,绝对是愈短愈好。因此电源箱应只有整流及滤波,其电压送入放大器机箱后再做精密稳压。有某国内厂商销售电子管前级,电源独立供电,但哼声依然无法去除,就是稳压与放大器相距太远。电池供电也是一样,电池特性更难掌握,更应再经稳压。 稳压电路有简单也有复杂,某些电路并不要求精密稳压。一般说来,前级都有稳压,后级大多没有稳压,如果有,也不含输出级在内。因为整台后级都施加稳压,那稳压比放大器还复杂。 其实电源不一定要独立装箱,将放大器和变压器装在一起,只要处理得好,一点哼声都不会有;若处理不当,电源分离也依然毛病百出。此道理很简单,就如同有些综合功放,其音质比前、后级分离还要好声。 采用电池做主电源,音质表现通常会比较好,但市面上能买到的铅蓄电池,体型都很庞大,而且也需要充电电路。电子管机的高压比灯丝电压重要,但高压几乎不可能采用电池供电。另一种选择是计算机不断电系统,但要选购On-Line在线式,它的输出是正弦波而不是类正弦波。 被动组件的选用 若是国产品或套件,类似电阻、电容这些被动组件,很少人会用台制品,因消费者会排斥。其实国外很多生产发烧电容、镀金端子、发烧线材的公司,常只是拥有品牌及办公室,工厂就在**、印尼或马来西亚。德国Restek就采用台制电阻,但音质并不差。 电阻的选用,重要的不是误差低,而是杂音低、电感量低,某些时候特别要求是无感电阻。因电阻引发杂音的机率并不高,功放发出嘶声,常是因变压器、接地不良、高输入阻抗,及电流设定不当所引起。在功放中,电容也很常见,有平滑滤波、反交连、旁路及交连几种作用。生产电容器的厂商也很多,品质及价格也不同。我知道国内有某位张姓评论员厌恶日制电容,但试听采用日制电容的进口机,却每次都是满纸赞美,完全在欺骗自己、消遣读者。 有一阵子在台北光华商场地下二楼可买到Avalon、Infinity、McIntosh喇叭分频器中使用的名牌电容,它们都是台制品。你会忧虑它的品质吗?无此必要,因为台商是根据国外列出的规格制作,品质绝无问题。现今信息发达,时日一久,消费者终究都会知道真像。 改机及自己装 有人专门做改机生意,但决定改机前请做好心里准备:就算是只更换电源线,也会丧失代理商提供的售后服务。改机有不同的层次,低手只能换换电容、电阻或焊锡,常是改变而非改善。高手是先了解电路及电压、电流的设定,然后才动手修改。由于厂制机是大量生产,为降低成本难免有所妥协,故改机也有其道理。但改机应寻求高明,否则花了钱只能换取不一样的声音,那不如不改,还能保有售后服务。 高手不多,低手却不少。电路搞不懂,就只会改保险丝、电容器。我曾经改过英国Cyrus 2综合功放,它的MC唱头放大器有哼声也有嘶声。若是交给低手改,一定是把电容器加大,这是唯一途径。我不是低手,检查过后发现是电流设定过大,将1.5mA弄成15mA;也就是说有一只恒流源电阻装错了!例如应该是12K,原厂插上1.2K,故电流值提高10倍。将正确电阻装上后,哼声及嘶声都不见了。所以高手改机,一定是从电路下手,而不是从组件更换下手。 自己动手装也是方法之一,国内各式音响套件品质也不差,也有完善的组装说明,非科班出身的入门者也能一次就成功。但现在的自己装,已不是为了省钱,有时比买进口机还贵,它可以提供高音质及满足你的成就感,例如本公司供应的套件,比日本原装进口还贵。当然在品牌形象上,购买进口机还是远比自己动手装有面子。 一个小小的测验 入门篇及进阶篇看完后,希望你能将高阻抗负载与低阻抗负载分清楚,后级是前级的负载─属于高阻抗负载,喇叭是后级的负载─属于低阻抗负载。文末来个小小的测验,很简单,用想的就行,不必动用纸笔。 假设你有前级、后级、喇叭,但聆听室很深,深到20公尺。而为了连接此三件器材,假设阁下只有两种选择:一是18公尺长讯号线配2公尺长喇叭线,二是2公尺长讯号线配18公尺长喇叭线;请问你选哪一种接线方式?

0

主题

37

回帖

2347

积分

银牌会员

积分
2347

专家勋章版主勋章

QQ
 楼主| 发表于 2009-8-1 10:05 | 显示全部楼层
我来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
请用微信扫一扫,关注音响设计网创始人直播

QQ|手机版|Archiver|XYCAD中国音响设计网 ( 京ICP备14030947号 )点击这里与XYCAD官方实时沟通

GMT+8, 2025-1-22 21:06 , Processed in 0.12318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