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亲,只有注册或登录才能下载更有用的哦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账号?注册
×
武直十是解放军第一种自行研制的专用武装直升机,花的时间长了一点。按照最新的计划武直十要在2010年定型装备部队,武直十研制的总时间也就是13年左右,但是对比J10和飞豹,比这两个型号短了5年左右,主要原因是当时立项论证的时候决策失误,导致目前自研的发动机功率指标定的过小,同时把希望寄托于进口发动机,最后才造成这样的结果。
当时武直十预研立项的时候,很多指标几乎都是照搬欧洲的虎式直升机,连发动机的功率几乎都完全一样,结果等到武直十开始型号立项研制的时候才发现自己根本就没那个水平把武直十的重量控制在6吨以内。进口发动机的来源一断,马上就发现国产动力和飞机不匹配,要不就提高WZ9的功率,要不就只能让武直十减重,国内孱弱的航空动力研制水平决定了WZ9提高功率版不是两三年就能研制出来的,只能让飞机迁就发动机,把已经基本定型的武直十的重量又减了不少,总算把起飞总重降到6吨以内。
但是同样大小的虎式直升机,由于有强大的航空动力研制水平,所以虎式直升机可以采用提供发动机的功率以适应飞机最大起飞总重提升的要求,最新MTR390E的起飞功率就从957KW提升到了1100KW左右,所以不需要去费神搞什么全机减重。
从武直十的研制可以看出来,国内的航空部门缺乏前瞻性的眼光,在一些新项目上都是照抄别人的指标,但是别人定这个指标是根据自己的国情,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他们的航空器都是发动机等飞机,飞机可以从现有的货架产品或者是经过充分验证的产品中选择合适的发动机,而国内的航空动力研制水平及其薄弱,再加上体制问题,发动机都是等飞机的型号立项之后才能立项,所以除非当初预研论证的时候,发动机动力要留出一定的功率储备,否则飞机一旦需要增加重量以满足新的作战指标和要求的话,在研配套的发动机的动力就会无法满足飞机自身的需要。
武直十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面例子,根据武直十预研论证时的指标,武直十的最大起飞重量在5。5吨左右的,根据这个重量WZ9发动机在预研论证的指标是950KW左右,但是随着研制的进展,武直十的最大起飞重量已经增加到6吨以上,而配套的WZ9却没办法同步提升功率,只能被迫将武直十减重。如果当初预研论证的时候为发动机留出一定的功率储备,预研的型号是研制一种功率在1100KW到1200KW之间的发动机,就不会出现这样的事情,而事实上,研制一款功率为957KW的涡轴发动机和研制一种功率为1100KW的发动机在技术,时间和资金投入上并无什么区别,但是却可以为飞机的顺利研制提供可靠的保障。
现在国内很多新的直升机型号都在争取立项,有了武直十的教训之后,希望型号研制部门能够吸取教训,在立项指标中要让发动机为飞机留出一定的功率储备,也就是立项研制的发动机和传动系统的功率要比飞机设计指标需要的功率大一些,这样的话即使飞机的重量超出预期,发动机也可以和飞机较好的匹配,不必再去浪费时间和金钱去搞什么减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