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客音响招募全国代理商工程商集成商合作伙伴

 找回密码
 注册

扫一扫,访问微社区

搜索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实现“十二五”时期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

2010-12-28 11:17|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716| 评论: 0|来自: 文化部信息中心

(三)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破除资金瓶颈

  进一步协调金融监管机构,共同研究制定金融扶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和办法。与银行等金融机构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断扩大合作领域。支持组建文化信贷担保公司,争取建立文化企业贷款贴息机制。支持组建多种形式的文化产业创业、风险投资基金。通过改进无形资产评估和抵押办法,促进银行开展文化企业授信工作,为文化企业融资创造条件。鼓励具备条件的文化企业上市融资和发行企业债券、融资票据。丰富“文化部文化产业投融资公共服务平台”内容,陆续研发开通文化产权交易、企业上市推荐、无形资产评估、保险业务办理、贷款贴息和保费补贴申报等系统。

  (四)办好文化产业展会和重大活动,为文化产业发展拓展空间和出口渠道

  继续坚持市场化、专业化办展方向,突出地域特色、民族特色,促使文化产业博览会向差异化、品牌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文博会的吸引力、影响力和效益。继续办好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中国东北文化产业博览会、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等重点文化会展。其中要重点打造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和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将其培育成为具有国际影响的交易额超千亿元的文化产业展会。同时,支持文化企业参加境外文化产业展会和活动,利用国外大型文化活动扩大中国文化产品的国际影响。

  (五)培养和吸纳优秀人才,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十二五”期间,我们拟实施“文化产业人才培养工程”,重点培养7支文化产业人才队伍:一支高素质的文化产业行政管理人才队伍,一支善于市场运作的文化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队伍,一支具有创新思维的文化创意人才队伍,一支文化资源开发、推广与传播人才队伍,一支掌握先进技能的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一支熟悉金融市场的文化产业资本运营人才队伍,一支有创新能力的理论政策研究队伍。其中,要着力加强领军人物和各类专门人才的培养,引导广大文化工作者大力弘扬德艺双馨精神,努力把最好的精神产品奉献给人民群众。

  在人才培养的具体举措上,我们将建立加强与知名企业、国家文化产业研究中心、国家文化产业创新与发展研究基地以及著名高校的合作,在全国建立3至5个文化产业人才培训基地或培训中心,健全文化产业在职人员业务培训和继续教育制度,培养讲政治、懂文化、善创意、会经营、专业能力强、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和各类操作型、技能型、实用型人才。同时,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做法培养人才。“请进来”即大力引进海外文化创意、研发、管理等高端人才,邀请国外文化产业发达国家和地区主管文化产业的政府官员、文化机构和企业负责人、营销专家来华讲授文化产业相关课程。“走出去”即组织到文化产业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学习、培训、考察,加强与各国主管文化产业的政府部门、文化机构和文化企业交流。

  (六)建设现代文化市场体系,扩大文化消费,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性作用

  建立健全文化产品市场和文化要素市场,促进文化产品和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不断适应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新变化和审美、娱乐、休闲的新需求,创新文化产品和服务,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强原创,打造具有核心竞争力的知名文化品牌。努力降低成本,完善流通网络,扩大传播覆盖,提供价格合理、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发展文艺演出院线,覆盖主要城市演出场所,支持全国文化票务网络建设。支持建设和改造剧院等文化消费的基础设施,为文化消费创造必要的物质条件。引导个性化、时尚化、品牌化消费,促进节假日和会展的文化消费。推动文化产业与旅游融合发展,以文化提升旅游,以旅游传播文化。

  加强文化市场管理,进一步理顺对新兴文化业态的管理体制,整合行政和执法资源,建立统一高效的文化市场综合执法机构,提高管理能力,依法查处和制裁破坏文化市场秩序的非法经营行为,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净化文化市场,维护诚信、公平、竞争有序的市场秩序。

  

最新评论

超薄音响 稀客领航
请用抖音扫一扫,关注XYCAD创始人直播

QQ|手机版|Archiver|XYCAD中国音响设计网 ( 京ICP备14030947号 )点击这里与XYCAD官方实时沟通

GMT+8, 2024-6-29 05:02 , Processed in 0.084335 second(s), 1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4 Discuz! Team.

返回顶部